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围绕“点线面” 聚焦“急难小”

2021-07-16 09:41:00

——涟城街道东门社区服务群众二三事

■ 通讯员 刘岳文

近年来,涟城街道东门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小切口,强发力、快见效”,聚焦居民群众所想所盼,“点线面”同步发力,“急难小”全面解决,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上台阶,服务群众全方位,努力让居民群众充满新希望,增强获得感,相继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和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找准“切入点”,为基层治理解决“难事”。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东门社区划小管理“切口”,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警格+网格”“网格+志愿者”“网格+物业”,融合多方力量,增强网格单元内的多元共治能力。特别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引领群众”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运用“智慧大脑”精准导航,通过“四频一网”和美好涟城APP监控,实现对社区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居民群众也可以通过“美好涟城”APP及微信小程序获取全时段的在线服务,及时寻求帮助。网格员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便捷高效地采集并上传信息,第一时间帮助居民群众解疑释惑。

理好“连接线”,为居民群众解决“急事”。从2016年开始,东门社区针对社区住户稠密、人口流动量大、商铺多、出租房多、群众诉求多、管理难度大等现状,围绕关注衣食住行,关爱生老病死,关切安居乐业,坚持把诉求群众当“家人”,把居民来信当“家书”,把排忧解难当“家事”,创新实施了理诉求、理事务、理难题的“三理工作法”,通过理诉求,解决服务群众“一层纸”问题;通过理事务,解决服务群众“一厘米”问题;通过理难题,解决服务群众“一分钟”问题。“三理工作法”实施5年来,共办理居民诉求1700余件,满意率达100%。

拓展“服务面”,解决社区内外“小事”。从去年开始,东门社区按照“地点适应、人员适应、关系适应、环境适应”的原则,优选刘立生等6户党员作为中心户,联系48户普通党员和491户居民群众,将情感纽带链接到千家万户,把社区大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党员中心户成为党员学习的“加油站”,睦邻友好的“会客厅”,钝化矛盾的“润滑剂”。特别是每个党员中心户根据联系群众服务的区域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倾听诉求,征求意见,并且从源头上有效解决问题。与此同时,112名党员志愿者围绕义诊、理发、小家电维修等,积极认领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全领域”“时间灵活化,项目实用化,方式有效化,内容多样化”的志愿服务。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4次,受益群众近300人。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