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城街道:有事“码”上议 难事“马上办”
■ 通讯员 唐心怡 刘岳文
本报讯 今年,涟城街道依托智慧政协“码上议”平台,政协委员“沉”下去,民情民意收上来,特别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确保群众随时能够扫“码”诉求,实现问题“码”上议,事情“马上办”。
“这次通过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平台,大家都能围绕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管好小区建言献策,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好这项工作,让大家有一个舒服的居住环境。”在前不久召开的街道“推进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专题协商会上,渠北片区党委书记陈永斌说。
位于渠北片区的红日公寓安置小区交付于2016年10月,安置户分别来自渠北路等10多个社区,目前已入住350户左右。尽管小区处于渠北片区辖区内,但由于安置户来自不同的地方,给社区履行管理职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渠北片区除通过应急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开展宣传外,还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二维码海报贴进小区,让外出务工不在家的人也能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一起参与小区物业管理等议题的讨论。
“我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是一定会服从原社区和属地社区共同管理。不知成立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组成人员是怎样安排的?”业主代表金荷提问道。“我们一定会按照民主选举的原则,召开物管和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大会,邀请不同社区的居民代表来参加投票选举,产生物管和业主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涟城街道物管办负责人刘勇解答道。
“希望我们长期在外务工的业主也可参与进来。”业主代表何金平通过线上提出建议。
“这个建议提得很好,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模式,增强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县政协秘书长庞峰非常肯定这一做法。目前,在涟城街道物管办的指导下,渠北片区已经召开了红日公寓物业管理及业主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已开始履行职责。
位于徐集社区境内的集东小学门前路,是连接吉庄等6个居民组的主干道,但由于道路一直没有硬化,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致使全社区6个组1200余户居民的出行都十分不便,特别是学生上学要从涟南羊路绕行,而该路段又是连接几个镇街的主要干道,车流人流量大,每年都会发生事故。为此,徐集社区日前召开“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宜居家园”专题协商议事会。
“如果能够对小学门前道路进行硬化,学生、家长不仅每天少绕十多里路,而且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居民代表潘柏林首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参加议事的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俊立即表示,将依托群众诉求清单,统筹资金,立即着手制定硬化方案,全面提升路况。县水利局、文明办以及涟城街道对群众代表提出路边绿化、灌溉渠道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乡村振兴方面的其他意见和建议也都现场做出了解答和回应。
“今年,我们已经通过‘码上议’平台收到群众诉求73件,办理65件。下一步,我们也将持续对接跟进,从解决群众‘揪心事’入手,一件一件抓落实,扑下身子解难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涟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