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街道:生态绿让“醉美”陈师“生根发芽”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初春时节,沿着涟麻路驱车进入陈师街道,只见道路干净整洁,两侧的银杏树长出翠绿的新芽,柳树迎风摇曳,红叶石楠球枝叶繁茂,盛开的粉色紫薇花点缀其间,沟渠里水清流畅;向远处看,连片的中草药田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游园和休闲小道与周围景致交相呼应,让人感觉清幽与闲雅,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映入眼帘,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
陈师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实施廊道提升,加大黑臭水体整治,推进集镇提档升级,推动陈师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全面提升,不仅点亮了乡村振兴之路,创成了国家卫生镇,也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生态廊道打造“绿色天堂”。2020年,陈师街道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结合涟麻路两侧中草药种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了集“生态廊道、文化廊道、产业廊道、安全廊道、环保廊道”为一体的涟麻线综合走廊,疏浚河道2.1公里,清理淤泥土方2.2万方,拆建过路涵洞3座,绿化植树800余株,栽植观赏荷花、睡莲8000余株,建起了合心村、柿园村、朱楼村红色文化长廊和陈师居委会生态公园、红旗广场等5个节点景观,植入绿色元素、生态元素、文化元素、党建元素,展现出“镇在景中、景在镇中”“产在廊中、廊在产中”的风采,也为2020年12月创成国家卫生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域整治提升街道颜值。在构建生态廊道的基础上,陈师街道还突破固有思维,放大整治格局,通过“全域、全面、全民”三个维度,实现街道人居环境全覆盖整治、高境界提升、深层次推动。该街道着力加大对区域内主干道503省道、清涟大道、高铁沿线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对涉及高铁沿线的头堡、悦来、尹荡等村环境进行大力度提升,完成树木清障1.5万余棵,拆除危旧房屋3处,绿化面积达120亩,还对各村房屋进行整修,统一样式、统一粉刷,达到整齐、美观。同时,严格压实“河长制”,对街道境内乡村河道开展疏浚、河道保洁、生态修复,治理涟麻路大沟、尹荡大沟黑臭水体2个,达到“水清、河畅、景美、岸绿”。此外,着力加大集镇提档升级,在“做全功能、做美环境、做足元素、做出特色、塑造品牌”上重点发力。目前,集镇的府前路、镇直路等4条主干道均达到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四化”要求,休闲广场、景观园林、生态场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常态管理筑起生态高地。打造“醉美”陈师不仅需要大力度整治,更需要长效管护。为此,该街道积极引导群众自管、融入产业托管、社会支持监管、完善制度严管、盘活资源盯管,相继完善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考核评比、网格化管理等5项制度,建立运行管理“三个一点”投入机制,在各村(居)组建起离退休人员、老党员群众代表参与的自愿者管护队伍,发动“百药园”“百菜园”等产业大户牵头承包本村环境管护,委托专业公司对集镇垃圾、卫生实行承包管护,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生态绿”成为陈师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动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