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涟水公安“321”工作模式 20天保住群众83万现金

2025-10-27 09:09:58

■ 通讯员 周培雷 朱惠莉

 

 

10月17日,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反诈预警线索:一名女子疑似遭遇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且取出4万元现金准备“交付”。情况紧急,反诈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上门开展劝阻工作,成功保住该女子4万元现金。

这样惊心动魄的拦截并非个例,10月份以来,类似的“截流”行动接连上演了15次,累计成功拦截涉案资金高达83万元。这背后,不仅是日益精密的反诈预警劝阻体系在发挥作用,更是有“321”工作模式的快速反应机制在支撑实战。

近年来,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紧盯资金预警劝阻这一重点工作,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压发案、控大案、降损失,全面提升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效能。

速度,是反诈预警的生命线。“‘321’工作模式是我们从实战中总结出的‘闪电战’打法,核心就是压缩反应时间,抢占劝阻先机。”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反诈中心主任崔曦介绍。该中心构建了24小时运转的指挥体系,建立从指令接收、快速研判、精准核查到上门劝阻、结果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每一条高危预警都能得到即时响应。

同时,该中心通过与各大通信运营商、商超快递等反诈前沿场所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劝阻,真正做到预警更快、劝阻更准、止付更及时。

另外,该局反诈中心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钱”新型涉诈洗钱套路,联合辖区内银行持续优化“警银联动”工作机制。一旦接到涉及转账、取现的紧急预警,反诈中心的信息核查与银行的账户冻结流程同步启动。这套“接警即止付”的流程,将响应时间压缩至秒级,在资金被转移前瞬间“截断”通路,实现了对群众财产损失的“秒级阻降”。

技术拦截与机制联动是“硬拳头”,而深入人心的防范宣传则是筑牢防骗的“软盾牌”。该局反诈中心积极构建“1+1+N”预警劝阻机制,即由1名社区民警、1名社区辅警带动多名网格员,将反诈防线深度融入社区网格。

在上门劝阻的同时“对症下药”,该局反诈中心更在日常宣传中着重讲解刷单、网贷、“杀猪盘”等高发骗局。针对老年人,民警面对面剖析养老诈骗陷阱;走进企业,为财务人员举办“防骗实训”;借助校园群,发布针对学生群体的“暑期高薪兼职”、“两卡”贩卖等警示案例,全面提升全社会识诈防诈的免疫力。

目前,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正以“预警劝阻”为核心抓手,深度融合技术防阻与人力干预,不断优化“全链条、智能化、精准化”的反诈工作体系,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警方揭秘:

警惕“现金交付”式诈骗,此类诈骗的核心特征,就是“规避线上交易”,想方设法让你提取现金或购买实物。

手法: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刷单返利等。

目的:切断与银行的直接联系,增加警方追查难度。

话术:常以“资金公证”、“安全账户”、“保密操作”、“线下投资”为由。

 

警方提示:

1.凡是要求您独自出门、保密、取大量现金的,都是诈骗!

2.凡是要求通过网约车、出租车寄送现金或购买黄金、购物卡等非银行方式进行资金转移的,都是诈骗!

3.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遵循“三不”原则。

不轻信:不轻信陌生来电、可疑短信及网络信息。

不泄露: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不转账:绝不向陌生账户进行转账汇款。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警方或相关机构联系,也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

请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