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国庆中秋“不打烊”!涟水多行业在岗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5-10-13 08:19:50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本报讯 当国庆中秋“双节”的团圆氛围弥漫安东大地,万千家庭或围坐餐桌共享佳肴,或奔赴远方乐享时光时,有一群人却主动卸下“节日模式”,以“坚守”为笔,在各自岗位上书写责任答卷。他们的默默付出,不仅保障了城市运转与民生需求,更以高效服务、洁净环境、就业保障为支撑,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双节”动能。

 

涟水高铁站:以“铁”的担当,畅通经济“动脉”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双节”期间的涟水高铁站,正是这条“动脉”上最繁忙的节点之一。8天来,高铁站累计到达旅客17498人次、发送旅客28234人次,客流较平日增长近三倍。骤增的客流背后,是旅客出行、商务往来、文旅消费的旺盛需求。

为守住这份“流动的顺畅”,涟水高铁站早早就按下“备战键”。工作人员提前制定客流应对方案,开展复杂情况专项培训,从客流疏导到应急处置,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演练、烂熟于心。晨曦微露时,他们引导旅客有序登上G7461次列车;夜幕降临时,又穿梭在人群中护送G8258次列车的旅客平安启程。售票员刘天木子已经连续5年在岗位上度过国庆,“说不羡慕别人休假出去玩是假的,但看到旅客们能平安踏上旅程,就觉得很有意义。”

这份坚守,不仅让旅客的“诗与远方”触手可及,更畅通了人员流动与物资运输的通道。便捷的交通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涟水、消费涟水,也为本地企业商务对接、产品外运提供了保障,让“双节”成为拉动区域消费、激活经济活力的“黄金期”。

 

县环卫有限公司:以“净”的守护,擦亮城市“名片”

 

清晨五点半,洗扫车、高压冲洗车便列队出发,开启“全域洗城”;6点刚过,环卫工人们已分散到街头小巷,弯腰清理垃圾、擦拭污渍。“假期人流量大,工作量也跟着翻倍,我们一般提前到岗开始工作。虽然比平时更辛苦,但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美丽的涟水,就觉得非常值得。”43岁的朱芹已经从事环卫工作5年,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她对涟水的热爱与工作的执着。

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吸引投资、集聚人气的重要名片。“双节”期间,面对垃圾量激增的挑战,县环卫有限公司全员出动,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商圈广场垃圾清理力度,对农贸市场、小区门口等重点区域实行“凌晨3点至晚11点不间断清运”,日均清运垃圾350余吨,确保实现“日产日清”。

洁净的城市环境,不仅提升了市民与游客的幸福感,更擦亮了涟水的城市形象,为文旅发展、招商选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县人社局:以“职”的桥梁,激活发展“引擎”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双节”期间,县人社局主动抢抓节日契机,以一场场招聘会为纽带,架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就业桥梁”,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10月2日,涟水吾悦广场里,“双节揽英才 职引创未来”专场招聘会热闹开场。50余家辖区企业带来900余个岗位,涵盖服装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重点行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次。

“节日里企业有需求、劳动者有意愿,我们就‘加班’服务。”县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贾海东介绍,“双节”期间,人社部门共组织10场招聘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850余人;线上直播招聘更吸引2.8万人次观看,全方位满足企业用工与劳动者就业需求。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劳动者是生产的核心力量。这场“节日招聘季”,既解了企业“用工燃眉急”,保障节后生产经营顺利推进;又让青年才俊、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找到好岗位,实现“就业增收”。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与精准的就业结构,为涟水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从高铁站的“顺畅守护”,到环卫公司的“洁净担当”,再到人社局的“就业护航”,全县各行各业的“节日坚守者”,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行动,诠释了“功在日常、利在长远”的责任。他们的付出,不仅让这个“双节”更安心、更温暖,更以实际行动为涟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