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积极构建救助服务新格局

2025-04-30 09:26:35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本报讯 今年以来,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坚持党建统领、需求牵引、统筹推进、精准服务的原则,积极构建“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支撑、数据共享、供需智配”多元救助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生活有保障、急难愁盼有指望、公共服务有优待、社会融入有温度”“心涟心、更温暖”的救助服务格局,不断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合多方资源,凝聚救助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力量,实现救助力量的有机联合、优势互补。各职能单位结合各自分工,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急难等专项社会救助,及时梳理救助政策和服务“两张清单”。中心牵头建立会商制度,开展政策衔接、数据共享、资源配置、个案会商等工作,汇集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提供探访关爱、照料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类社会救助,以及司法救助、就业创业等其他帮扶救助,实现社会资源深度联合。

多维动态评估,建立需求档案。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对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各类困难家庭加强科学动态监测并及时予以纾困。结合对救助对象和空巢、失能、高龄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的探访关爱,摸排评估困难群众生活、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多层次、差异化需求,形成救助服务需求清单,落实“一户一档、一档一策”,形成困难家庭需求清单,为有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温暖。

推进供需智配,提供精准救助。结合群众需求清单和救助服务清单,通过信息平台线上分析比对,实现救助对象需求与救助项目、志愿服务等有效对接和高效智配,实现“一站式”申请受理、救助“一件事”多部门联办。建立落实救助服务闭环管理与跟踪评价机制,定期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更新、推送,及时共享困难对象相关信息,持续跟进困难对象的需求满足和家庭经济变化情况,调整资源匹配措施,实现救前查询、对象推送、救后反馈的闭环服务新格局。

加强培训宣传,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专家讲座、工作座谈、业务沙龙、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政策、业务知识和系统应用等学习交流、教育培训活动,有效提高救助队伍政策运用能力及业务水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宣传救助政策,发挥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咨询解答功能,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救助政策认知度与理解力。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