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打好“组合拳”拓宽残疾人就业路
■ 融媒体记者 汪春雷
残疾人实现就业是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县残联通过实施精准服务,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量身定制”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我拿到了面点师职业技能证书,准备找个面点制作工作实现就业。”梁岔镇卜圩村村民孙海飞说。在日前县残联举办的残疾人面点培训班上,身体三级残疾的孙海飞和30余名残疾人,参加为期7天的面点制作技术培训,系统学习了包子、锅贴、花卷等中式面点制作技术。
近年来,县残联结合残疾人特点,创新方式、丰富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培训项目,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到目前,共举办按摩、电商、面点等专业技能培训班20余期,参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实现残疾人就业700余人次。
“牵线搭桥”助力残疾人坐上就业直通车
“这次残疾人招聘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招聘会,没想到当场被录用了,每个月工资2000多块钱,我感到很满意。” 在我县2024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肢残人李士熊和一家包装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这次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共有13家企业参加,现场共有86名残疾人和用工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
为组织好每次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县残联提前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筛查,同时和开发区企业进行联系,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向企业负责人宣传国家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引导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融入社会。近年来,我县通过定期举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累计让2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幸福家园”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每天在这边做笔套子,现在也能通过做手工赚点生活费,心里面感到很满足,”说起自己在残疾人之家的情况,黄营镇祝贤村村民王加春眉开眼笑,“在这里中午还免费提供工作餐,我们30余名残疾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像一家人一样,这里就是我们残疾人的幸福家园。”
残疾人之家以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为重点,主要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劳动就业等庇护服务。截至目前,我县建有“残疾人之家”30家,实现了镇、街道全覆盖和村居有突破,累计为全县600余名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