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来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融媒体记者 贺 笑
实习记者 周 妍
本报讯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星火燎原,青春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携手共青团涟水县委员会,于7月23-25日,在我县开展为期3天的2024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身着醒目的志愿服,精神饱满。他们手捧着精心准备的降暑大礼包,逐一走访了社区的各个环卫工作站点,将自己设计并手绘包装的饮用水送给每一位户外劳动者。
他们走进红窑镇潘码村爱心暑托班,面向5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漆扇绘诗意,墨韵润童心”传统文化体验实践课程,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漆扇制作、书法国画等课程,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在敬老院,实践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初步摸排老人基础情况及需求。队员们通过讨论,确定了以文艺表演为主的活动形式,大家集思广益,力求节目形式多样。活动中,一曲曲经典旋律悠扬响起,不仅唤醒了老人们的美好回忆,更促进身心健康。老人们纷纷加入合唱,展现了跨越年龄的和谐与共鸣。随后,趣味横生的短剧、声情并茂的诗朗诵等节目依次上演,队员们带来的双人拉丁舞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实践团来到红窑镇孔王村,拜望采访抗战老兵林寿昌。听着林老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的抗战经历、光荣往事,队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昨日重现,“什么军队那么硬气?中国人民志愿军!”信仰的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队员。
实践团与红窑镇举行结对共建签约暨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就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双方自身优势、加强日常工作对接等事宜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商定了共建事项。实践团还参观了颜下庄的电商基地,深入了解颜下庄村精心打造的“颜如玉”水果玉米、“王牌”大闸蟹、有机同心米、芦笋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及其线上线下多元销售模式。
在县博物馆,实践团参观了部分馆藏文物。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对涟水的历史底蕴、人文特色有了进一步了解,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英雄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发展领域挺膺担当,将高校智慧融入乡村,为祖国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