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支持“梦想小屋”建设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本报讯 关爱困境孩子,助力改造“梦想小屋”,展现责任和担当。近年来,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围绕“民生实事”抓帮促,让“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帮助孩子们打通一条圆梦之路。
近年来,团县委启动“梦想改造+”关爱行动,针对无人抚养儿童,同时将本地实际未得到父母有效监护照料的困境青少年纳入帮扶范围。在优化建设流程,挂好小屋建设“升级档”同时,广泛开展“涟爱有家”“涟校连家”“暖冬行动”“益起同行 爱在涟水”“爱心‘1’计划”“点亮微心愿”等主题关爱活动,组织团干部、爱心企业家、社会公益组织、青年志愿者等热心人士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送去慰问金、学习生活用品等物资。
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对“梦想改造+”关爱行动高度关注,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县委副书记、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队长王道峰多次亲自率队,前往项目现场,指导监督小屋改造工作,并对困境儿童进行关心关爱,给他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去年以来,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投入30余万元支持“梦想小屋”建设,并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活动。
“梦想小屋”项目的实施是雪中送炭,呵护困境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家住红窑镇颜下庄村颜雨洁姐妹俩住在1间10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学习,“梦想小屋”建成后,颜雨洁姐妹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随之大为改善。红窑镇普安村潘梦晴,仅靠爷爷、奶奶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家中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家中原有住房属危房,“梦想小屋”的建设和改造,让潘梦晴拥有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红窑镇龙兴村的刘伟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三人共同居住在两间已有30年房龄的平房中,居住空间狭小,光线昏暗,没有独立的书桌、台灯,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不仅经常过来督促“梦想小屋”的建设进度,还为刘伟哲带上学习用品等,激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到孩子们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队员们的心里也是暖暖的,他们将继续推动落实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的后半篇文章,推动开展各项微关爱举措,让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