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供电:抵御寒潮 保障农产品生产无忧
■ 通讯员 丰其生
连日来,气温骤降,我县室外最低温度已降至零下四五摄氏度。在红窑镇裕淮菇业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却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得益于大棚内安装的智能温控设备,可以保证双孢菇在2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环境下生长,丝毫不受外界降温影响。
11月30日,县供电公司“红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走进裕淮菇业种植大棚,检查用电设备,了解用电需求,为寒潮天气下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裕淮菇业集双孢菇现代化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占地50亩,总投资约2亿元,建有48个总计1.6万平方米的全电气化智能温控菇房。菇房内温度由电锅炉将水加热后,通过热泵循环输送至每个菇房,可实现2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目前,尽管室外温度已达零下4摄氏度,但走进智能温控菇房内,却是暖意融融,菇房门口的智能监控平台显示,此时菇房内的温度为18.6摄氏度,该平台可实时监测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新风量,便于技术人员掌握并调节相关数据,满足双孢菇生长需要。
“为不影响双胞菇正常生长,我们大棚里的加温设备现在每天都是满负荷工作,保证菇房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满足要求。”裕淮菇业负责人田春阳说,“这期间,供电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为保障低温天气下农产品生长用电可靠,县供电公司组织专人全程对接双孢菇生产过程中的用电事宜,对种植基地涉及的电力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协助企业做好供热设备及车间线路的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我们通过增加用电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全力做好像双孢菇基地这样特色农产品的供电保障,确保种植户生产生活不受降温带来的影响。”义兴供电所所长郑志天表示。
得益于智能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裕淮菇业年产双孢菇8000吨,产值达8000余万元,带动近200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5万元,真正实现了产销两旺,帮助种植户和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富民增收”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