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着力推进港航绿色发展
■ 通讯员 刘忠成 陈 翼
本报讯 10月中旬,我县盐河中澳盐业、红日港、华源生态3家港口企业共10套0.8MW低压变频岸电项目安装完成。至此,我县现有20家内河码头54个泊位已完成30套“油改电”项目建设,实现智能岸电设施100%全覆盖。
“这操作挺方便的,扫码就可用,既省油又环保,你们船家使用满意,我们也省心。”县红日港务公司码头工作人员微笑着跟下船准备充电的人员打招呼,熟练地给这艘1000吨级散货船接通岸电设施。
以前,船舶靠岸作业时,生产生活用电都是靠柴油机发电,不仅经济成本较高,而且会污染环境。改造后,船舶靠港或者锚泊期间,使用岸基供电,代替传统的柴油发电,有效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达到“零油耗、零排放、零噪声”,对改善内河环境和空气质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港航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县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港口岸电作为打造绿色港口和实施船舶减排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港航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强化与县供电公司的协调配合,多措并举,加大岸电建设力度,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确保新建码头同步建设岸电设施,早先建成运营的码头加快推进岸电设施改造,或者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项目投入;抓好岸电设施使用安全,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对岸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岸电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深入宣传引导,主动靠前帮办,挖掘潜在需求,督促港口企业与靠泊频次较高的船舶或公司签订岸电使用协议,全方位为靠港船舶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岸电设施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涟水盐河港区使用岸电的船舶有2375艘次,用电约4.5万度。随着新增10套岸电系统全面投用,预计明年可增加用电量约3万度,可替代燃油消耗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余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