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我县多措并举让基层卫生工作更惠民

2022-08-03 08:40:48

融媒体记者 徐 红

  通 讯 员 周树东

 

本报讯 近年来,我县坚持“惠民便民”,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夯实基层卫生工作,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扩大“惠民便民”有效范围,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强基层,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调配卫生资源,补齐短板。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基层卫生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贯彻淮安市《关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建制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稳步开展基层卫生院机构、人员、设备的优化重组,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能力,努力把基层卫生短板补齐,解决卫生院小、散、弱和人员资质不足等矛盾,实现保基本、强基层目标,提高群众在基层首诊的意愿。一方面优化发展模式,提高水平。以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为龙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形成纵向集团,打通上下医疗资源、资金投入、药品保障、双向转诊等通道,综合运用“轮流坐诊、专家巡回、远程诊断”等多种方式来服务百姓,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机制,增添基层卫生发展活力。一方面改革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制度,立足实际研究制定考核方案,从党建工作、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新机制,合理拉开差距,兑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服务引导,根据市县统一部署,试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探索以医保经费考核拨付为杠杆,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要求县级医院调整手术范围、减少普通手术占比,合理引导普通病人在基层诊疗,实现“小的疾病不出村,普通疾病不出镇,重大疾病不出县”目标。

练内功,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一方面加强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硬件建设,实施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26个,改造新建薄弱村卫生室56个,5家中心卫生院均配备了CT、3家中心卫生院配备了磁共振等高医疗设备,县三院、五港中心卫生院先后建成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一方面加大卫生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去年以来共招聘基层卫生人才202人;签约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47人,23名医生参加全科转岗培训,39名骨干医生、乡村医生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安排 42名城市医生到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卫生支农;同时,积极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打造“一院一品”,实现错位发展,基层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特色专科23个;实施“涟岐健康工程”,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已建成三、四级中医馆9个,其中县三院、县二院、五港中心卫生院建成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

抓落实,扩大卫生惠民覆盖范围。一方面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去年以来共接种纳入免疫规划的各类疫苗16.57万人次,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建档管理,管理高血压8.02万人、糖尿病2.39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1.13%;落实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应查尽查;完成妇女免费“两癌”筛查53201人、婚前医学检查8955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1370对。一方面围绕一老一小实施惠民工程,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2.6万人次,新增县级示范托育机构3个、普惠托位60个,托育服务普惠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不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住人口签约34.9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8.73万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实现了全覆盖。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