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运输局:防暑降温有良策 项目建设不减速
■ 通讯员 刘忠成 周晨阳 郑志勇 陈 霞
持续的高温天气挡不住交通建设的热情。连日来,我县清水路、北京路至渠南路段、327省道县城东二环段等项目工地上,交通建设者们坚守一线,认真工作,确保工程保质保量顺利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为做好交通项目工地防暑降温,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不松劲、不掉速,县交通运输局提前部署防暑降温工作,要求全县所有交通项目施工单位建立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全员配发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及用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习。局领导分头深入工地开展“送清凉、保平安、促稳定”活动,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7月25日上午,笔者在清水路盐河大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主桥7号墩右幅7号块、8号墩左幅6号块件上的钢筋铁丝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工人们正在钢筋笼内熟练地进行扎丝作业,身上的衣服像从水里打捞上来一般。
这座跨盐河大桥是清水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控?性工程。整个桥墩、桥台、墩台、箱梁的预制包括钢筋半成品加工、定位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每道工序之间环环相扣,为了不影响后面环节,工人们需要按时序节点抓紧施工。截至目前,清水路跨盐河大桥及另外两座中桥,共完成上部结构施工55%,道路(1.77公里)已完成工程量65%。下一步,将进行主桥悬浇块和引桥桥面系施工,预计年底主桥合拢,为项目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
“我们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干活,到上午10点左右休息,下午从4点开始干到晚上9点,实行错峰施工轮班上岗,确保不影响工期。”工人余留清说,“钢筋经过一中午的暴晒,表面温度至少有50多度(摄氏度),非常烫手。”为此,施工人员不得不穿上厚一点的衣服、戴上手套工作。他们的心愿就是在确保安全生产和前提下,施工能快则快,力争项目早日建成。
大东镇东方红桥改建工程,工期6个月,是今年全县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的10座桥梁之一。眼下该桥正在进行盖梁和桥台施工,预计10月底完工。高温天气对施工人员而言,体力和毅力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高温施工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项目方调整劳动作业时间、为工人们准备防暑降温用品、在工地设立茶水亭供工人饮水休息,确保夏季高温危桥改造平稳推进。
“尽管避开正午最热时段,但早晚的太阳晒在身上还是火辣辣的。我们始终坚持按照施工标准和时序进度抓紧工程建设。”工人薛红云坦言,施工队伍里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修桥既是为镇村发展出力,也能给家庭增加收入,工地上还配备防暑降温物品,这点困难也就不算什么了。
327省道东二环段大修工程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有序景象。“夏季高温有利于水稳基层的凝结成型,强度上升更快。”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荣春喜介绍,大修项目现已进入另半幅混凝土挡水墙浇筑施工阶段,为应对高温对施工影响,项目部调整了工作时间,配备了绿豆汤、藿香茶等消暑饮品。
在上半幅水稳施工期间,凌晨三点多,第一车水稳料就已发车,上午10:30前就能完成一个施工段的任务,这样既保证了摊铺质量,又能避免施工人员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而发生中暑。本次大修项目全长2.37公里,半幅累计4.74千米。目前大修工程已完成过半。现在,每天20多名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抓质量赶进度,确保9月底完工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