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图书馆:当好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近年来,县图书馆以打造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为抓手,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发阅读产品,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受众群体,当好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擦亮书香涟水底色。
坚持城乡联动、场馆联动、管理联动、活动联动,巩固主阵地,建立新基地,促进阅读阵地不断延伸,全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新增阅读新空间8个,在镇街、学校等设立图书馆分馆8座。在新建一座24小时图书馆的基础上,争取资金32.7万元,为淮安书房添置智能化设备1套及4200册图书。实现了市县图书馆借阅一卡通、通借通还。在各分馆开展特色阅读活动98余场,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培训,规范农家书屋的运营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牢固树立“争第一,创唯一”的理念,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了安东讲坛、行走的图书馆、非遗进涟图、国学讲堂等10多个馆内外活动品牌,切实做到周周有宣传,月月有展览,季季有讲座。去年以来已开展各种主题阅读活动228场次,完成公共场馆服务人次86.96万人次,进馆人流量63.4万人次,图书流通量37.9万册,新增读者证办理3.3万张。
为拓宽图书馆服务职能,图书馆将服务由馆内延伸至馆外,开展“行走的图书馆”、阅读存折进校园、红色教育研学等馆外活动40余场。
全力推进全民阅读“七进”活动,成功协办第六届“阿累读书节”和2022年“4·23”全民阅读日活动。在南集、红窑、郑梁梅等学校开展涟图展览进校园36期,惠及读者28.5万人次。为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该馆一方面整理汇总现有的《四库全书》、李连庆图书馆、阿累读书室等馆藏书目的编辑;另一方面积极面向社会征集地方文史、文献资料,同时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新增珍贵图书631册,充实馆藏阅读珍贵书目。2021年投入购书经费18万元,新购图书4200余册。
该馆还秉持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建设志愿者信息档案,积极鼓励学生、非遗传承人、阅读大使等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依托图书馆、镇村农家书屋等阵地,图书馆创设一批阅读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学生点单、图书馆派单、志愿者送单、学生评单”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志愿者开展送书到基层、读书分享会公益行活动6场。新馆开馆以来,共招募志愿者600多人,服务读者达5万人次,学习强国、江苏卫视、淮安电视台、书香江苏、书香淮安等媒体作了重点推介。
县图书馆馆长杨倩倩表示,下一步将以全国第七次图书馆评估定级验收为契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书香涟水建设担当作为、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聚焦“三大主题”。聚焦“迎庆二十大,书香飘万家”主题,开展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聚焦“冲刺百强,建设家乡”主题,组织“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故事演讲大赛;聚焦“管理上水平,品质大提升”主题,扎实开展县区级国家一级图书馆创建活动。实施“七个一”工程。大力实施以打造一套电子图书服务平台、招募一支阅读志愿者队伍、办理一批图书借阅证等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创建行动计划,新增志愿者1000人、借阅证20000张、进馆人数达100余万人次。行走塑造“三大品牌”。即行走的图书馆品牌、阅读存折品牌和贤士贤语贤行品牌。向基层配送图书1万册,辐射临时读者4万人次。以中小学生为主体,按照存折积分,享受阅读优惠。组织开展贤士图书捐赠、作家签名义赠、企业社会惠赠,丰富馆藏资库,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涟开展讲学交流。开展“五大活动”。也就是“书香涟水,经典安东”读书节活动;“我读书,我学习”涟图进校园活动;“场馆是我家,连结你我他”分享阅读、志愿服务活动;“提品质,强功能”总分馆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竞赛活动;“赋能群众生活、赋能乡村振兴”农家书屋“双赋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