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厚植为民情怀 绘就精彩人生

2022-05-24 08:29:01

—— 记第三届“涟水工匠”、县农业农村局农监科科长薛大忠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在广袤的安东大地田间地头,人们常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位中年男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时常戴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笔记本,顶着烈日察看庄稼长势和病虫发生态势。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是薛大忠,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农业推广研究员,现任县农业农村局农监科科长、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副站长,涟水县第十二届党代表、淮安市第八届党代表,淮安市“乡村振兴特聘农业专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作为长期奋斗在农业一线的技术人员,薛大忠政治立场坚定,始终恪守入党誓词,工作中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谨求实、勤奋刻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因工作成绩优异,薛大忠于2017-2020年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或先进工作者;今年1月,更是被表彰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和江苏省工作10年以上绿色食品优秀检查员。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上素有“疏菜之王”的美称。针对我县主导特色产业芦笋,薛大忠无数次地实地调研,刻苦钻研芦笋专业知识,提出引进“格兰德”等优质芦笋品种,向上级领导建议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提升芦笋品质,打造涟水品牌,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来促进涟水芦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主持申报延寿、绿富等多个绿色食品芦笋品牌。现如今,涟水芦笋品牌在南京、上海等地越来越响,为防止出现假冒产品,薛大忠又牵头申报涟水芦笋地理标志,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正报农业农村部审批。

何谓“工匠精神”?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便是“工匠精神”。今年47岁的薛大忠,自参加工作以来,把自己满腔的热情都融入促进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上,并取得了累累硕果:“淮稻系列品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稻茬小麦抗逆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获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先后在《农业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此外,通过试验示范,薛大忠经验性地总结出适合本地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并进行广泛推广,为我县种植业主导产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是薛大忠给记者最深切的感受。

近年来,薛大忠始终心系“三农”,厚植为民情怀,坚持群众观念,尽己所能,先后组织举办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20多场次,培训农户3000多人次,为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相关试验示范,指导并组织绿色食品生产,2019年主持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组织申报今世缘“四开”“对开”白酒、“苏卜大米”等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24个,增加企业和农户收入近亿元;积极推动今世缘白酒原料本地化,助力本地乡村振兴,目前高沟、南集在进行示范种植,通过绿色食品品牌创建引导、不断提高农户收入,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探索出一条致富链;牵头创建4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幅提高基地农户收入;牵头创成省绿优农产品地40.92万亩,为我县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作出应有贡献。

薛大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是进取敬业的先锋、勤勉奉献的典范,他无愧于“涟水工匠”这一光荣称号。


记者感言


只争朝夕才能不负韶华,薛大忠靠匠心点亮自己闪光的人生告诉我们,只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本职岗位上的作为者,才能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