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综合枢纽物流港”建设
立足定位 苦干实干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本报讯 长深高速机场出入口与机场路环境整治高标准完成;清涟大道、327省道南环建成通车,老淮涟路改造工程主体完工,清水路、港口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涟水港二期试运行,长深高速涟水段改扩建启动实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获评全省5A等次,成功创成省级农村物流示范县……2021年,县交通运输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 “冲刺百强县”奋斗目标,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全力推进我县“综合枢纽物流港”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年重点推进交通工程项目15个,完成投资3.53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空铁水公’多式联运、利于枢纽经济集群发展的综合物流中心,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谋划交通运输发展。该局党委将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要求,锚定“综合枢纽物流港”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优化整合资源,完善区域国省干线“四横四纵”、县域道路“一环五纵四横”交通网络,构建城区“大外环”。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优势转变。
紧盯目标任务,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打造综合枢纽物流港,大力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抓好清水路、港口路、南京路和老淮涟路整治提升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适时启动淮浦路北延项目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扎实做好329省道等项目前期工作,超前谋划长深高速涟水段出入口改扩建方案;推动实施朱码一线船闸改造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和美丽农村路建设。
强化要素保障,健全多式联运交通网络。积极配合做好机场三期和长深高速涟水段改扩建,推动项目早开工。争取尽快将淮涟一体化交通体系纳入淮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过细做好淮涟快速通道前期工作。积极协调省市港航部门推进盐河“三改二”研究,充分挖掘盐河航道水运优势,加快发展涟水港集装箱运输,形成对接沿海、连城达港的内河航运体系,提升港口运输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强化与长三角中心区交通物流的快速链接、无缝衔接。
推动转型升级,充分激发内生机制活力。依托机场、高铁站及综合客运枢纽、汽车客运站,构建“一体衔接、无缝换乘”运输体系,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依托城乡客运体系,整合城乡交通资源,实现场站设施资源共享,加快传统客运企业向综合运输服务企业转型发展。优化货运场站的布局和建设,持续推进公铁、公水联运发展,发挥铁路、水路大宗货物运输优势,实现货运物流的降本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