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全力打赢城区防汛排涝攻坚战
■ 融媒体记者 刘武东
本报讯 7月9日夜,县城区下起一场暴雨。第二天清晨,在古淮河堤坡下的中恒国际片区前小街路面上,并未看到往年过膝深的大片积水,而是干净平坦的正常路面。在县城深圳路-上海路片区、海安路-泰山路片区易涝点,也没有看见积水。这是我县今年对城区三大易积水片区实施不淹不涝工程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近几年,涟水城区地表积水超标,群众颇有怨言。为打赢城区防汛排涝这场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提早谋划安排,将人财物方案备齐,于3月底打响城区防汛排涝战役。
全力推进不淹不涝工程。完成深圳路排水管道及泵站工程,这是今年我县城市排涝生命线工程,目前该片区全线已具备排水能力,泵站运行正常。完成西门泵站改造工程。完成上海路河道全线清理工程,完成红日大道雨水管道改造工程,目前全线已具备排水能力。中恒国际、泰山路、海安路片区易积水点治理工程,全程顶管施工约2200m。目前,卧佛路泵站、海安路泵站建设和采庄泵站、唐小圩泵站改造工作,都已进入扫尾阶段。
抢抓时间实施管网设备养护。在汛期前,组织召开城区防汛排涝工作推进会,对城区防汛备汛、排涝设施安全运行、排涝沟渠疏堵清淤等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城区168公里的雨水管道完成巡查,对地势低洼区、排涝泵站等防汛重点部位17公里雨水管网和576座雨水箅完成疏通和清掏。督促城区118个物业小区五月份完成小区内部管网淤堵点清掏,共完成内部管网淤堵点清掏150处。城区已建和新建共计14座排涝泵站,目前全部具备排涝能力;在汛期时所有泵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降雨期间人员全天在岗在位,根据雨情及时开启泵站排涝,提前进行预排预降,确保安全度汛。
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县住建局以县城规划区防汛分指挥部办公室名义下达调度令,督促各相关单位做好防汛排涝工作,对城区排水河道全面清淤,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主要排水通道、蓄水水体进行水位预降。督促城区46家物业企业、118个小区储备防汛物资,目前已准备防汛沙袋5330袋、挡水板79块、抽水设备618台。按照淮安市城市防汛分指挥部最新要求,城区朱码、涟城、开发区全面建立了防汛排涝网格化管理机制,配备网格员309人,明确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落实基层网格员防汛排涝工作任务,建立预警叫应机制和网格化信息报送体系。县住建局重新调整了防汛排涝领导小组和应急预案,建立了领导分片负责制和汛期值班制。同时组织防汛排涝突击队54人,所有突击队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随时听候调度;准备移动泵车3辆、其它车辆4辆、发电机组4台、排水泵11台、排水口危险警示标志牌80张、十字镐20把、编织袋5000只。县消防救援大队调集排水抢险车2辆、橡皮艇1艘、手抬机动泵1台。县水利局储备浮筒式水泵18台、土工布2000平方米、移动电源车4辆、移动泵车1辆、木桩200立方、橡皮艇2艘。做到多部门通力合作,提前做好应急抢险力量准备和物资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