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港镇:开展“红色”物业全覆盖 托举基层治理“大民生”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通 讯 员 杨沛沛
物业管理服务是关系基层治理和群众福祉的“大民生”。今年以来,五港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通过开展“红色”物业全覆盖,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基层治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获得感成色更足。
筑“红色引擎”堡垒
定稳群众安心“基点”
物业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物业管理中的党建工作既是完善党组织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政治引领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发挥党组织思想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的现实需求。五港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赋权属地村居成立红色党支部,坚持社区管小区,持续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与业主、物业服务人员共同参与治理。创建红色物业清单机制,不断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切实解决“业主自治及履约能力不足、政府相关部门监督指导职能发挥不足”等现实问题,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积极回应建设和谐宜居社区的群众心声。
聚“红色基因”活力
畅通群众急难“堵点”
物业管理承载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同样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前沿阵地。五港镇创新机制设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报到”方式,让党员到属地支部报到,形成党员做表率的物业管理新格局。通过党建凝聚各方合力,基层党组织不仅是被动“服务提供者”,更是群众“主心骨”。同时立足“多方共建”原则,明确服务主体,引入“物业服务人”概念,通过建立“班子带队、专业服务、党员监督”三位一体运转机制,将红色基因与物业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达到与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
强“红色元素”服务
打造物业服务“亮点”
“社区业态复杂监管缺位,物业服务企业主体失位,物业公共服务多短板”是小区管理存在常见性痼疾。五港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红色物业+帮办”体系,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帮办服务清单,推进基层物业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已办”“好办”转变,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水平。通过镇政府干预机制和属地村居、社区管控机制相结合,破解执行主体缺失难题,机动灵活地解决区分所有权人团体治理和物业管理的自组织失灵问题。物管会充分发挥管理和组织优势,有效弥补业委会的部分职能,在业主与物业企业间搭建起良性沟通桥梁,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无人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居民难题,成为破解基层物业管理难题的一把新“钥匙”。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人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就在哪里,党建引领就覆盖到哪里。下一步,五港镇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宣传引导和业务指导,以加快推进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