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新热映初心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编者按 为不断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深入践行“四力”要求,加强记者队伍业务建设,提倡和鼓励记者采写来自基层一线鲜活的现场新闻,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县融媒体中心于日前举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现场短新闻竞赛活动。即日起,本报特开设专栏,刊登有关稿件,以飨读者。
“左大爷,一大早您又出来打扫卫生了啊?”在涟城街道东门社区门口的巷子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拿着扫帚、簸箕在路面上打扫。他叫左端成,是东门社区离退休干部支部里的一员。
今年77岁的左端成退休前在县法院担任审判员,凭借着多年的法律工作经验,他经常在统一党员活动日时给社区党员干部上法制课,增强社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大家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2018年5月,涟城街道推行党建工作新模式,探索社区治理新途径,指导东门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此,在社区服务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离退休老干部的身影。疫情防控、清洁家园、入户宣传、街道巡逻……在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中,他们成为一个个活跃在街面上、居民区、楼道里的“红色细胞”。
“党支部成立后,42名离退休老干部生活在组织之中,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支部书记刘立生介绍道。 老骥伏枥初心在,疫情防控显担当。疫情期间,听说社区防控人手不够,刘立生立即带领几名老干部主动请缨,参加党员志愿队,在城东菜场等交通要道防控卡口当起了“守门员”,协助做好出入口登记、体温监测、证件发放、社区消毒等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刘立生表示。
“作为社区,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改善、生活过得好不好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刘立生说,该支部引领离退休老干部继续发挥新热,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根据各自的专业和特长,经常性地组织谋划开展各种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
“老干部们不辞辛苦,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矛盾、巡查街道卫生、政策宣讲等工作,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给我们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力量。”东门片区党委书记、东门社区党总支书记顾金凤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