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还应该关注啥?
记者 邵国威
十年寒窗苦读,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意味着正式告别高中时代。抛开课本,抛开忐忑,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管考场上发挥的如何,一切与高考有关的事情已成为过去,压力一下子减轻很多。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并没有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事情也同样值得关注。什么时候出分数?志愿如何填报?又有那些新政策?高考结束后应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向县招生办公室寻求答案。
问题一:高考成绩何时能够查询?
2017年江苏高考预计在6月25日考生即可查询到高考成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届时将公布高考成绩分数段统计表。
问题二:填报志愿有什么门槛?
根据要求,考生填报志愿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文科类、理科类
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
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含必测和选测)还须达到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
在外省(市、区)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持有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2015、2016年度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我省予以认可,并进行相应的等级转换;成绩经转换后,其必修科目(含技术科目)测试等级须达到4C1合格及以上等级。
■体育类、艺术类
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在参加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录取时,必测科目须达到4C1合格及以上等级;参加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如院校对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提出更高要求的,考生还须满足院校的要求。
特殊类型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
问题三:什么时间可以填报志愿?
今年我省继续在通知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以及符合各阶段填报志愿要求的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公布各批次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仅限第一阶段填报批次)和填报志愿资格线后,分两个阶段集中网上填报高考志愿。
■前期:6月12日~16日,模拟填报志愿。
6月12日~16日,全省将安排模拟填报志愿,考生可登录填报志愿网址http://gkzy.jseea.cn,自己估分、估等第熟悉填报志愿的流程。据记者了解,在成绩发布时县招生办也将召开学校的填报志愿会,由学校向学生宣传今年的填报志愿时间和招生政策。
■第一阶段:6月27日~7月2日(截至17:00)
填报本科院校志愿,具体包括:文科类、理科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艺术类提前录取的公办本科;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一、二批本科院校志愿。
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第1小批志愿的考生,必须于6月29日17:00前完成填报。考生在填报自主招生、试点学院、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等院校志愿时,如果同时获得多个入选资格,则只能选择一所高校填报。
■第二阶段:7月27日~28日(截至17:00)
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且达到第二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的考生均可填报,具体包括: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一批本科及以下各批次院校志愿。
考生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时,应根据报考科类、高校及专业对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以及考生本人的体检结论等情况,慎重选择,准确填报。在线相应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艺术类为征求志愿,下同)条件的考生,须按《准考证》背面所规定的时间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问题四:今年招生政策有了那些变化?
文理科类。将原来的本一、本二、本三3个批次,调整为本一、本二两个批次。调整后,统招录取分为提前本科、本一、本二、高职(专科)统招和高职(专科)注册入学5个批次。
体育类。将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批次合并为体育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保持不变。调整后,统招批次分为本科和高职(专科)两个批次。
艺术类。将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相应的小批次合并,将高职(专科)第1、2小批合并,即由原来的三大批七小批调整为本科和高职(专科)两大批四小批。其中,本科分为:第1小批(划分办法与往年不变)、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院校)、第3小批(第1小批以外的校考院校);专科为一个批次。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使用院校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考生只能在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或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中选择其一填报。
与录取批次调整相适应,我省文理类、体艺类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8所。同时,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10所。
结合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数调整(均有所增加)以及往年院校服从志愿录取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志愿的有效性,2017年起,取消院校服从志愿。
问题五: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高考结束以后,孩子处于极度的放松状态。作为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安全。一定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游玩和运动,尤其是游泳。不要让孩子参加野外探险、体能极限挑战的活动,避免意外发生。
2.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少饮酒,少去娱乐场所,不能彻底放纵,注意张弛有度。
3.关注孩子的考后心理情绪。如果孩子认为没考好时,家长一定不要给予打击、奚落、抱怨,而应该告诉孩子没什么,只是人生的一次体验而已。如果孩子感觉考得好,更要稳定孩子情绪,以免造成好与坏的心理落差,让孩子无法面对。
4.可做职业倾向的检测和参加一些生存、心理挑战的体验训练。向专业机构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导向。
5.可以在同学家玩耍,但为了安全和不给对方家长添麻烦,原则上不在同学家吃饭、睡觉。
6.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可能就读学校的招生情况、专业限制、文理科规定、录取分数线等进行预览。熟悉志愿填报规则和程序,并用符号标注,以方便查阅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