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彰显大文明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文明社会,其实就是从每一个人平时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文明程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一些小的细节体往往就能看出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准。记者调查发现,我县市民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拘小节”,看起来貌似也“无伤大雅”,但其实它却是一面检验一座城市文明素养程度的镜子。
27日下午,记者来到红日广场。明媚的阳光下,不少市民在这儿散步,有些人还带着宠物狗。沿途仔细观察,路两旁仍有不少没有清理或清理不干净的狗粪,虽是冬天,没有散发什么异味,但却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不少市民希望养狗的人能够文明遛狗,自带工具,及时清理宠物粪便,这样也可以给环卫工人减轻些负担。市民丁先生向记者表示,遛狗是个良心活,能否文明、安全遛狗关键还得要看狗主人的素质。记者查阅相关管理规定发现,市民遛狗时不牵绳遛狗或狗绳超过两米长的、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放任大型犬只恐吓他人的、未及时清除宠物粪便污染环境的等,相关机关除给予教育外还可以处以罚款,严重时还可以追究其相关责任。其实对于城市养狗者而言,在享受宠物乐趣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文明养狗,说小了关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说大了关系着城市文明。
不说粗话脏话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我勒个去”、“你妹的”……前几日记者在马路上被几个小学生脱口而出的话吓了一跳。询问后得知,这些粗鄙的网络词语在学生中非常流行,甚至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好玩。”今年12岁的小浩驰告诉记者,使用这些网络词语已经成为他和同学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其中不乏一些不文明的词语。而把脏话当成口头禅的不只是孩子们。一位学生家长罗女士向记者表示,之前就经常从年轻的同事们口中听到许多粗俗的语言包括一些荤段子,大部分都是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的,“以前我虽然感觉不雅,但从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直到某一天从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些字眼,我才觉得问题比较严重。”“近些年貌似有一种奇怪的势头,就是许多人喜欢借助说脏话来增强语气、调节气氛,借此来表现自己的豪爽与江湖气等。”采访中孙先生表示,从前只知道男性喜欢说脏话,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说各种脏话也很流畅,这让他既反感又不解。
鼻子痒了,用手挠几下,闲来无事,再用手抠一抠……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似乎屡见不鲜。“文明应该是骨子里的,是由内而外发散出来的综合气质,对人也好,对城市也罢,都是如此。在我看来,文明程度更是因家庭教育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我们可以改变,应该向好的看齐,向文明进发,改掉诸如‘在公共场合抠鼻子抠脚趾’这样的小毛病。”市民葛女士建议。公共场合抠鼻子看似小事,但此举却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如何,推而广之,由此看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如何。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想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好,我们就要逐步改掉与文明相悖的陋习。县人民医院耳鼻喉专家表示,市民不要随便抠鼻子,此举既不文明,而且容易把细菌带入鼻腔引起炎症。“抠鼻子很不文明,说白点就是素质低下。别人我管不着,但是如果我孩子在外面做出这种动作,我肯定会严加管教。”市民秦女士觉得,在公共场合抠鼻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碍观瞻,是一些市民习焉不察的习惯。若能适时给予善意提醒,对提升个体文明意识和城市品位还是很有帮助的。
乘坐公交,在拥挤的车厢里,或到菜市场买菜,在摩肩接踵的集市里,有些人突然间咳嗽或者打喷嚏,也不遮挡,弄得旁边人如遇喷淋,避之不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但影响他人身体健康,也危害了公共卫生。“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个男的就在我旁边猛打喷嚏,我随后就闻到一股口臭的味道,当天我也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感冒了。大家在公共场合咳嗽或者打喷嚏应该用手、纸巾挡住或捂住口鼻,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也是修养。”市民蒋蕊对在公共场合咳嗽、打喷嚏不遮挡的行为甚为反感,她认为感冒时喷出来的病菌会在空气中飘荡,极易传染他人。“我经常给孩子讲,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一定要用手遮挡一下。最近几天孩子有点咳嗽,昨天下午和孩子一起坐公共汽车,人很多,孩子咳嗽的时候,就懂得用小手遮挡住自己的口鼻。”市民孙亚芳告诉记者,父母的行为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记。如果父母自身行为不端,那将给孩子树立负面的榜样,孩子会有样学样。
记者走访还发现,医院、银行、车站等公共场所吸烟者明显较少,但是在网吧、餐馆和茶楼等地方却是烟雾缭绕,面对这些“烟客”,部分市民表示“伤不起”。“有一次因为工作上有急事,我就去了市府东路一家网吧,结果往位置上一坐才发现,旁边的人全在抽烟,熏得人受不了。”市民蒋妍表示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多待一分钟。不仅如此,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餐馆餐厅时发现,每个餐厅虽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禁烟标示,但“饭前(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吞云吐雾却成为常态。市民李乐表示:“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有人抽烟。众所周知,在公共场所吸烟危害很多,不仅会让人被动吸烟、污染公共场所的空气,而且也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影响整个群体的文明形象,严重的甚至引发火灾。”
城市化让更多的“乡下”人成为了城里人,毋庸讳言,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留有“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乱扔”等“不拘小节”的行为。要改变这些多年养成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除了他们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文明意识外,还要政府、机关、单位从上到下共同提高,作出表率,这样才能形成文明的大氛围大环境。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好坏,往往取决于对这座城市市民的印象。市民的一言一行,是城市文明的元素。尽管很多市民本身并没有恶意,但因为被忽略的细节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是会给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上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