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演绎淮剧的时代魅力
——“村官三部曲”之光环与艰辛篇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从名不经传到名声大噪,县淮剧团人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勇于拼搏,接连锻造出《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三部出彩大戏,从而破茧成蝶、振翅高飞。
千锤百炼,只为最美绽放
舞台上,她把最美的身段和唱腔奉献给观众;舞台下,她把排练的心酸苦辣留给自己。排练“村官三部曲”时,县淮剧团原副团长许晴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塑造了一个个成功的角色。
2010年,剧团启动排练《鸡村蛋事》,许晴扮演配角鸡婆。以往演花旦、青衣,现在要转变行当演彩旦,意味着表演方式由程式化转向生活化。
用心揣摩、辛勤排练,一周下来,许晴却找不到感觉。她和自己较上了劲——身为演员,不能因为行当转变就胜任不了。
编剧、导演启发她要心里有角色。为此,许晴利用送戏下乡机会,寻找生活原型,她多和农村妇女接触,观察她们言行举止……
十来句唱词,上千次练习,她把配角当主角,不厌其烦打磨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扮演的“鸡婆”活色生香,这部戏也一炮而红。
2016年,《留守村长留守鹅》开始排练,许晴扮演“白天鹅”。同是配角、彩旦,“白天鹅”比“鸡婆”表演风格更夸张,难度更大,特别是“白天鹅”情绪爆发,从长凳上翻落到地的戏份,对当时已过50岁,双膝患严重骨质增生的许晴来说,挑战更大。
排练场上,许晴忘记病痛,任汗水一次次湿透练功服……她还要在排练不在一个节拍的舞蹈演员身上下功夫,一遍遍做示范、讲解,往往半天要排十遍以上……
最终,凭借出色表演,许晴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榜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全国县级剧团唯一获此殊荣的演员。
去年5月,剧团开始排练《村里来了花喜鹊》,许晴扮演主角花喜鹊。此前她因声带息肉开刀两次,而花喜鹊唱词又多,家人生怕她用嗓过度,不敢多和她说话,但她不惜练嗓,每一个大段唱词都要练百遍以上。在排练最紧张时,她一周每天只睡5个小时,人也瘦了十多斤……
苦心人,天不负。在2019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上,许晴斩获个人优秀表演奖。同时,她还被评为淮安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淮安市道德模范。她感慨,家乡的水土和舞台成就了她,她也为单位成为基层剧团的佼佼者而骄傲。
甘做戏痴,只是执着追求
凭《鸡村蛋事》扮配角瘦猴,以往演古装戏较多,主攻丑角、兼演小生的县淮剧团副团长殷金龙,拿下第六届江苏省淮剧艺术节表演奖,尽显他扎实的表演功底。
古装戏多表现基本功,现代戏主要刻画人物性格,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性格塑造却非常难。舞台上的殷金龙,心中“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他反复打磨,将瘦猴形象刻画得细致、饱满,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
2018年,《留守村长留守鹅》主演身体出状况,他顶替演陆二黑,感受到很大压力——别人已经成功塑造过这个角色,要想突破谈何容易?有人劝他放弃,他想到的是:身为共产党员,又是业务团长,自己不挑担谁挑,不但要挑,还要挑得好!
曾师从“淮剧皇帝”陈德林的殷金龙,在唱腔上多下功夫,还驱车到老家黄营镇祝贤村采风,把村长的人物形象融入角色。
“劝你将我打一顿,劝你将我骂几声,商标侵权我有责任,只要你让村里少赔款,你就是我的大恩人……”在演“宾馆赔钱”一出戏时,殷金龙刚一开口,观众就被他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唱腔打动得落泪。
在《村里来了花喜鹊》中,殷金龙演男一号侯山,他再次面临挑战——人物性格难以把握,演成反面人物就会贬低村官形象,演成好人就不能和花喜鹊产生剧情矛盾。
为演好角色,别人排练结束后走了,他还在一遍遍读剧本、练习。他虚心请教团里人,团里人建议他表演要“不温不火”。编剧告诉他在说道白时应该突出哪一个字,让语气变得生动。
一次排练时,导演突然狠狠骂了他一句,他莫名其妙,委屈、惊诧、不解、恼火等情绪一时涌上心头、呈现在脸上。就在他要质问导演时,导演却笑着说:“对,表演就要这样,有真实生动的反应!”
一遍遍磨戏后,到联排时,大家都说他找到感觉了。
老而弥坚,只因情系淮剧
“能搞,我相信一定会成功!”2010年,当领导把《鸡村蛋事》初稿拿给县淮剧团党支部书记张献忠看并征求他意见时,他眼前一亮:剧团发展有希望了。
《鸡村蛋事》获得成功后,张献忠和剧团人一起沉浸在喜悦中,这时,他听到其他剧团酸溜溜的话:涟水淮剧团只是偶然获奖。
“不能被人瞧扁了。”张献忠憋着一口气,等待剧团再次发力、再创辉煌。
2018年,张献忠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留守村长留守鹅》再获成功。这次,他笑得底气十足——人们印象中的差剧团已经“涅槃重生”了。
在《村里来了花喜鹊》中,张献忠扮演配角庄一手。他身患风湿性关节炎,双腿静脉曲张,右腿萎缩,稍微劳累就疼痛难忍。
“我是老党员,在剧团需要时就该挺身而出。”张献忠这样想,也这样做,他哪怕疼得冷汗直冒,也丝毫不影响排练。导演为了让他多休息,每次排练只和他讲一遍戏,他怕记不住,赶紧到一旁默戏,一边练,一边回味导演讲了哪些环节,哪些地方还没有做到位……
一天排练下来,他腿疼到走不了路。第二天,他又坚持来到排练场。为保证演出质量,他要提前吃止痛药。
让他欣慰的是,这部戏同样璀璨夺目,而那些曾经不以为然的其他剧团真正把我县淮剧团当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为淮剧事业呕心沥血,为家乡文化锦上添花。正是剧团人这种舍我、忘我的执念和情怀,让剧团精品打造一次次走向成功,推动我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