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善良传递下去
■ 高树森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别样的春节,必将深深地烙进人们的记忆。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肆虐的疫情把传统佳节应有的喜庆、和谐、团圆的气氛吹扫得荡然无存。它无情地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阻断了人们前行的路,破坏了社会运行的秩序。
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无不伴随着各式各样舆论的风起,特别是在当下少不了很多“段子”流传于网络。段子手们极尽所能地通过网络展示在疫情面前的社会千姿百态和千奇百怪。有正面的、积极的,充满着正能量的关心和温存;也有戏谑的、嘲讽的,暴露部分人的狂妄与冷漠;但也不乏理性的、思辨的、触及灵魂的反省与思虑。
有两则配音视频引起我的感慨与思考,一则是现实的见证:“病毒教给我们很多。”其中的文字“喧嚣的中国啊,终于静下来了;躁动的社会终于静下来了;躁动的中国人也渐渐地安静下来。曾被人类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终于成功地将人类也关在笼子里……人类终于低下了那颗骄傲的头颅开始静静地思考……认真的反思才知道,缺乏敬畏的社会氛围是导致更多的伤害,是面临更多风险的……”曾几何时,人类总是沉浸在“智慧的傲慢”中,醉心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征途上,但无节制的破坏自然,打破了生态的平衡,自然反过来报复人类也是必然,这次“整个中国社会的急刹车”就是最好的佐证,也接受了被“关在笼子里”这一无情现实。
另一则是历史的记载:在十七世纪中期的欧洲,爆发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烈性传染病——黑死病。英伦半岛的中南部是重灾区,但奇迹的是英伦半岛的北部却幸免于难。神奇究竟在哪里呢?在英伦半岛的南北接壤处有一个村叫亚姆村。一个商人的到来也把黑死病带到了这个只有344人的小村庄,村民们人心惶惶,纷纷想朝北部逃离。一个叫威廉莫泊桑的牧师站了出来,他对村民说,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经感染了,逃与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会传染更多人,留下来吧,让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后人会因此得福。村民们在牧师的劝说下都表示愿意留下来。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们纷纷死去,包括威廉牧师,最后只侥幸活下了33人,但就是这个亚姆村却成功地阻绝了黑死病朝北传播,为英伦半岛留下了一个后花园。“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丧失对人的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康德说过,如果遇到灾难,就不顾一切地裸奔,灾难就永远成为灾难,再来一次还是这样。只有在灾难中的人民,重塑了自觉的信仰,无论灾难导致了多大的危害,才算真正战胜了灾难!
记得还在多年前读中学的时候,偷偷地阅读贾平凹先生的《浮躁》与《废都》,当时只是取悦于故事的情节与荒诞的描写,何尝理解作者那时那地就对现实的焦虑和对社会婉转的呼吁!
诚然,我们拥抱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这一辉煌的现实,但也要接受因过度征服自然、过度破坏环境,从而引发城市病、自然痛、人类灾的痛苦事实。
面对自然,我们要有节制;面对灾难,我们要有良知。
请把善良传递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