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无声”庭审
2022-04-01 08:21:57
■ 通讯员 左 晟 李晓丹
近日,涟水法院利用线上开庭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聋哑人离婚案件,并专门邀请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老师到庭为原被告“代言”,这一做法得到了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了解,原告季女士与被告刘先生均是聋哑人,系自由恋爱,于2014年12月在县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感情一直不融洽,季女士称刘先生比自己大11岁,没有共同语言,无法建立夫妻感情,婚姻已无挽回余地。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通过原被告的家人、亲属、邻居等多方了解其感情基础、婚姻家庭状况,还专门邀请县特教学校的手语老师现场为双方当事人“代言”参与诉讼。
因原告所在地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开庭当天原告没有到场。庭审中,承办法官通过视频耐心地询问案情,尽可能地放缓庭审节奏,手语老师详细地传达庭审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的诉讼权利。最终,法官鉴于双方的婚姻状况及分居已逾两年的事实,调解双方离婚。
据承办法官介绍,聋哑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顺畅地表达意志,因此如何感知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保证这场“特殊”庭审顺利进行的关键。此次涟水法院邀请特教学校老师参与庭审,切实保障了特殊群体的诉讼权利,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让当事人在具体的案件中感受到更多的司法便利与司法温度。
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