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教育 详情

卢梅英:躬耕教坛三十载 春风化雨育新人

2025-09-10 09:06:20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热情,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全国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尚学涟水’之教育好故事”专栏,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涟水县教体系统在教育强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涟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喜人成果,讲述教育好故事、唱响教育好声音、传播教育正能量,让教育家精神在更多教育者心中生根发芽,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分春华,一分秋实。任教30年,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育人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孜孜追求,在教育事业上奉献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无悔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她就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涟水县徐集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卢梅英。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倾注仁爱之心

潜心育人沐桃李

 

多年来,卢梅英始终扎根教育教学,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儿童。乡村学校留守困境儿童较多,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学科特点,结合乡村孩子的生活、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热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社团、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深受学生和家长喜欢,同仁赞赏。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育人经验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

 

凝练教学主张

不负使命育英才

 

卢梅英一直担任语文循环教学工作,对课程、教材、教法有深入的研究。结合乡村实际她提出以“联系生活开发、训练学生言语智能”为核心的“生趣语文”教学主张,鼓励儿童与课本、生活、自我、他人开展多维对话,让学生在体验、浸润中“产生、生发、生长”学习的兴趣、生活的情趣、人生的志趣。该主张以“发现儿童、激发儿童、成长儿童”为核心理念,强调“自然和谐、快乐成长、情志高贵”的价值取向,追求“以趣促学、以情促知、得知立志”的教学状态,强化知识学习、生活追求与生命成长的深度联系,在言语实践中表现儿童的生命活力。目前她已形成“简朴自然、情趣相融”的语文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任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受邀到省内外多所学校进行公开教学与专题交流。

 

投身教育改革

笃志科研觅真谛

 

她先后主持、参与8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立足转变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区域内乡土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探索总结出习惯养成、多样活动、丰富课程、多元评价等语文教学策略培养留守儿童自信、自能、自强的品质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课题研究成果丰硕,近30篇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倾注教育情怀

示范引领溢德馨

 

她先后受聘为江苏省第一、二、七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导师),连续受聘为淮安市第二~五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淮安市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涟水县名师工作室导师。受聘期间,她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多方面带领青年教师成长,辅导多人次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本人及所带培育站多次被省、市表彰为“优秀导师”和“优秀培育站”,培育站建设与管理经验作为典型在市培训会上分享,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报道。因工作成绩突出,卢梅英先后被授予市“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个人事迹被“学习强国”“江苏教育新闻网”“淮安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追求自己的人生信念,拓宽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卢梅英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这一美好而光荣的称号。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