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教育 详情

郑志玲:三十载春风化雨 一颗丹心育桃李

2025-08-27 08:53:32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郑老师早”“郑妈妈再见”,在郑梁梅中学校园内,常常会听到同学们这样称呼郑志玲老师。因为在学生们心中,郑志玲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更是一位用时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用爱心浇灌希望的“郑妈妈”。

郑志玲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时刻牢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始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心底里热爱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用爱与智慧点亮了无数学子的人生道路。

 

爱心如灯 照亮学子追梦路

 

从教30多年来,郑志玲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2017年在学校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三个毕业班语文教学任务,所教学科成绩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别样风采。

“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蕾,教师要用耐心等待花开。” 2014年秋,刚开学不久,王明(化名)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上课,家长与孩子都很担心成绩会下滑。郑志玲老师根据学生情况,立即制订帮扶学习方案,带领班长和数学课代表,连续三个月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为他单独开“小灶”。在她的悉心呵护下,王明不仅学业没有落下,更以班级第三名的成绩考入郑梁梅高级中学。他说:“我要带着郑妈妈的爱,继续努力!”通过高中三年努力,他如愿考入理想的大学。去年暑假,王明同学收到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第一时间分享给了郑老师,衷心感谢郑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细致入微的关怀帮助。

 

耐心似水 润泽心灵助成长

 

“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人生更有意义;我爱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的生命满是欢喜。”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郑志玲除了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不断开拓创新、钻研业务,走近学生,像对待朋友,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与学生真诚相处。

2019年刚开学不久,作为班主任的郑志玲,发现班级一名学生张浩(化名),总是沉默寡言,课堂上都不愿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过细心了解,得知张浩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一直和爷爷一起生活。郑志玲为他独创“心灵唤醒法”:一对一组织互助小组、多为他创造发言机会、定期家访送关怀。三年如一日,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智慧,让张浩重拾自信。

今年7月27日,他如愿被常州工学院录取,孩子感激地说:“您陪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我前行路上的动力,谢谢您!”

 

细心若丝 编织人生新图景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郑志玲始终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耐心和细心去浇灌。她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打造独特的个人魅力,逐渐成为学生心目中人人尊敬的“郑妈妈”。

2012年9月份开学后,郑志玲发现住校生贺伟(化名)交上来的作业潦草、字迹不清,连简单的汉字都写不完整。她正想了解情况,没想到贺伟主动找到郑老师,向老师表达想学习的心愿。原来贺伟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假期里面目睹父母在工地上干活艰辛,很受感动,发誓认真学习,为父母争光,可因在小学期间学习不认真,导致成绩跟不上班。“没事,只要你想学,老师帮助你!”郑志玲买来字帖,鼓励他把字写好,并和班干部一起制订助学计划。每天从起床、学习、晚自习等方面对他严格要求,动员班里同学认真监督,成绩进步了送上小礼物给予鼓励,成绩退步了及时进行提醒。贺伟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读书,晚自习结束了还给自己增加任务,从不叫苦叫累。在郑志玲三年精心帮助下,贺伟成绩进步明显,顺利考上四星级高中,后又考上扬州大学医学院,目前已经入职连云港一家医疗单位。今年春节前夕,贺伟和女朋友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上门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十多年来,郑志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爱心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她所担任的初三班级,每次四星级高中升学率稳居同类班级之首,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赢得了师生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郑志玲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幸福,而每一段铭记终生的特殊经历,都让她更加坚定在育人的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全力书写更精彩的答卷。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