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并济润心田 教学相长育桃李
——记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教师张红军
■ 融媒体记者 赵 双
扎根讲台二十余载,从青涩新秀到桃李满园的教育骨干,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教师张红军始终坚守毕业班教学一线,以严慈并济的智慧和教研创新,成为涟水县“县中振兴”征程中的一面旗帜。
理念蜕变,从“严师”到“人师”的升华。2004年初登教坛,张红军信奉“狠管勤教成绩至上”,高强度教学让班级成绩跃居前列。然而,掌声背后是困惑:“除了分数,我和学生之间还剩下什么?”一次未任毕业班班主任的“冷思考”期,成了他教育理念的分水岭。他领悟到“育人”先于“育才”。
2013年调任郑梁梅高中后,接管一个因管理不善而混乱的班级。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他深知“先要抓严”。雷厉风行整顿纪律狠抓教学,初期却遭遇反弹,接手仅十天的评教中学生抱怨“抓得太严”。但他顶住压力,坚信严格是基石,慈爱需时间证明。结果令人信服:首月班级成绩从倒数爬升;第二个月竟“大幅进步到第一名”!成绩飞跃让学生佩服,更体会到老师用心。班级氛围转好,师生关系融洽。让张红军感动的是,曾经最调皮的学生,路上见他都会深深鞠躬问好。这声声问候,是对他“严慈并济”最温暖的肯定。
智慧育人,点石成金的匠心之道。张红军的课堂是“学生中心”的生动实践。幽默语言点燃兴趣,激励评价树立自信,小组合作激活思维。他的智慧更延伸至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深度关怀。
今年毕业的一位班长,高一时沉迷篮球导致成绩滑落。张红军没有简单批评,而是推心置腹:“学习时认真学习,玩时认真玩。”在持续关注鼓励下,班长学会规划时间,刻苦三年实现惊人逆袭,考入心仪师范院校。
薪火相传,扛起县中振兴的旗帜。身为级部副主任,张红军深感责任重大,他身先士卒强学科,推行“青蓝工程”(徒弟主备→师徒同课异构→月度微报告)。激活力,推动“精准教学体系”和“一生一策”导师制,要求班主任“进班促学”、教师“走廊办公”;实施“分层走班+动态调整”,满足学生需求,特色班级本科达线率100%。育新锐,常分享经验,“先做读书人,再做教书人;先当班主任,再当学科人;先做小课题,再做大先生。”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
面对“县中振兴”时代命题,张红军话语铿锵:“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视师德师风为生命线,争当本土教育领军人才!我们都是基石,既要站稳讲台教好书,更要俯身育人塑灵魂。”他以行动践行承诺,向更高目标迈进。
二十一年耕耘,张红军教学成绩斐然,所带班级高考成绩持续领跑。2019届普通班本科达线率高达84.9%;2022届一、二本达线人数创新高;2025届“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目标圆满实现。作为省奥赛教练,辅导学生多人次获生物奥赛省一、二等奖。主持市县级课题顺利结题,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2022年,张红军获评淮安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