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命赛跑
——记金城外国语学校首届十大感动人物杜春旭

■ 融媒体记者 刘锦国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在2015年的金城外国语学校,就曾上演过一场和死亡赛跑,同死神斗争的生命争夺战。
那年5月19日上午10点,在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运动场,杜春旭老师执教的高一(10)班的体育课100米短跑测试开始。跑道上,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向着终点冲刺,一切井然有序。突然,杜老师发现一个刚跑完100米的学生歪倒在了地上,他发现情况不好,立即把学生疏散开、保持通风、掐那个倒地不起的学生人中穴,可那个学生仍然意识模糊,眼珠泛白,这时张耀老师也赶来了,他们一起把学生背到校医室,校医让他们赶快送医院。两位老师把孩子弄上车一路飞奔,加速再加速,这时,只听张耀老师喊:“杜哥,孩子不行了,身体已经软了!”此刻,杜老师的大脑犹如电击,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全力按住汽车喇叭,在刺耳的鸣笛中猛踩油门,以最快的速度把车停在了医院急诊楼下。张耀老师抱起学生飞奔至抢救室,医生一手一个助吸机,一次、两次、十次……时间过了半个小时,犹如经历了半个世纪,他们在抢救室外如坐针毡,看见护士出来,赶紧冲上去询问孩子情况,护士摇摇头说“半小时了,估计没救了!”
“医生,请求你们一定不要放弃!”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杜老师在手术室外隔着玻璃对着孩子念叨着:孩子,挺住,你的爸爸妈妈不能失去你,老师不能失去你,你的同学还在等着你。
又经过了10分钟的抢救,终于听到了护士的声音:“孩子有呼吸了。”杜老师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这脱皮七尺男儿和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这是激动,是欣慰的泪呀!在和生命赛跑的路上,他们赢了,他们胜利了,一个鲜活可爱的生命,被他们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当孩子的父母接到学校通知赶到医院时,看到孩子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孩子的妈妈跪下来给他们磕头,杜老师却只简单地说了一句:“学生平安,是我们老师应尽的责任。”是啊,作为老师,你们就是学生的守护神,无论是在怎样关键的时刻,危险的时刻,第一个冲在前的一定是你们!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的座右铭。作为学校的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2022年底,新冠疫情大暴发,杜春旭老师始终坚守在学校一线。因为他是高中部的副校长,高一级部主任。他必须守护学生们的安全,力争疫情不在校园扩散。一天晚上十点半,他刚到家,就接到学校值班领导打来电话,说高一年级有个学生发烧了。他二话没说拿起车钥匙冲出了家门,爱人怎么喊他都没留住他。他想,孩子班主任是个女同志,家里也有小孩子,一旦她感染了,对家庭和班级来说,后果不堪设想。出租车司机也害怕感染不愿意接这单活。他告诉自己:“我是级部负责人,是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只有我接送学生去医院最合适。”学生在医院医治到深夜十二点,杜老师又开车送他回家。那个漆黑清冷的夜,路上只有杜春旭和发着烧的学生,他已经全然忘了,此刻,面对病毒他全部的防护只有一只口罩……
凌晨两点钟将孩子送到家,返程途中,他开始感觉全身发冷,身子打战,车子差点开到沟里,他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他对自己说,坚持住,必须坚持住,一定要安全到家,可等他坚持到家里车库时,却发现问题又来了,现在去哪里?学校不能去,怕传染给学生,回家也不行,会传染老婆孩子。突然之间,感觉天下之大,竟没有容身之所了,想着想着就在车上昏沉沉睡着了。早晨六点多他的爱人在车库找到了他,他连车窗都不敢开,故作轻松地比画着:“老婆,我恐怕感染了。”妻子再也忍不住眼泪,唰唰地流下来,她使劲拍打着车窗哭喊着:“求求你,快点下车回家吧!为了学生,你连死都不怕,我们娘儿俩还怕什么呢?我们和你的学生一样,不能没有你呀……”
一场疫情,像场大考,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勇气与担当,无疑,杜春旭交上了一张满分的答卷。
2008年,老家盱眙的杜老师从南京体校本科毕业后,便成为了金城外国语学校的一员。从那时起,他和自己就有个约定:做一个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教育赤子。15年来,杜老师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岗位当作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每天早上5点多到校,晚上11点到家。他常说:我愿把我的理想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我的青春献给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把我的爱心献给我的每一个学生。
为工作,他做不到对家人的呵护备至,但他的家人对他深深地理解。如今,杜老师最值得自豪的就是,他有了教育自己孩子的教科书,那就是努力、不放弃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做什么,必须全力以赴,跑出生命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