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教育 详情

匠心耕耘不知倦 砥砺前行践初心

2022-05-18 08:51:14

—— 记第三届“涟水工匠”、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师王姗姗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作为服装专业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要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在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乐趣。”第三届“涟水工匠”、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师王姗姗说。自从教以来,王姗姗一直潜心钻研专业教学,在教书育人上精益求精,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细节,影响和感染着她的学生们。

1991年出生的王姗姗,自2012年到涟水中专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对口单招班服装制版、工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负责服装项目专业技能大赛训练工作。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的课余时间全部投入服装技能大赛的训练:认真钻研题库、分析比赛规则、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训练方案……在所有的中职业技能大赛中,服装赛项是比赛时间最长、项目最多的一个赛项,分为服装设计与服装工艺两个赛项,每个赛项还分两个项目,四个项目同时训练,训练难度可想而知。王姗姗几乎每天与技能大赛学生同步进出,带着学生一起训练,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进步。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王姗姗坦言,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她告诉记者,作为专业教师就要掌握更多技能,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训练中,王姗姗一方面反复研究专家及获奖选手的优秀作品,总结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十年的工作中,她勤勉工作,重视开阔个人视野,锻炼个人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技能,从一个初窥门径的新人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2019年下半年,身怀六甲的王姗姗还坚持每天到校给学生指导训练。原定于12月底的省赛,由于疫情原因延期,学生瞬间失去了斗志。“比赛面前,原地踏步就等于在退步,对手永远不会等你”。王姗姗不断鼓励学生,帮学生重拾信心。放假期间不能面对面指导,缝纫机和人台也没办法搬回家练习,她就让学生将小人台和笔记本带回家,远程指导学生练习立体裁剪和画图。学生每天上传图片,她当天反馈问题,晚上学生自行纠正。正是这种执着与努力激励着学生,让学生能够重新燃起斗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姗姗的努力下,一个个成果接踵而至,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她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淮安市技能标兵等称号。在技能大赛中,她连续多年指导学生荣获省级中职组金奖及银奖;个人参赛获得省级、市级教师组金奖或银奖;参与编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服装类专业技能训练手册》教辅教材……

诸多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王姗姗停止前进的脚步,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信念,要把学校的技能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来回馈学校的信任。2020年刚刚休完产假的王姗姗再次回到训练室,积极投入技能大赛训练工作,并参与教师组比赛。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刘梅、王立霞获得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教师组服装设计项目一等奖。

“在教学中追求‘匠心’是我的初衷,我愿意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把‘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之中,继续精进不休,为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王姗姗说。


记者感言


平凡的岗位,踏实的人生。王姗姗用实际行动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从一个技能大赛参与者转变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这样的经历让她既有身为一名技术工作者的素养,也真正懂得参赛学生的需求,切实帮助到学生才是她的所想所为。对于令人羡慕的荣誉,她保持着一贯的谦虚:“让每一名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的人生出彩,是我的责任和追求。”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