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举办“涟校连家”时码学校启动吹风暨爱心捐赠活动
■ 融媒体记者 李淑玲
本报讯 7月16日,我县举办“涟校连家”时码学校启动吹风暨爱心捐赠活动。副县长马荣出席活动,县教体局、红十字会、团县委、妇联、东胡集镇相关负责人,省市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代表及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涟校连家”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文件精神,聚焦特殊群体和人民群众的教育期盼,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体系,促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推进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今年1至4月份,我县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及需求进行摸底排查,并经过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最终确定时码学校为“涟校连家”关爱工程试点校。
活动现场宣读了“涟校连家”关爱工程捐赠倡议书,并为延伸服务触角,提高寄宿制服务质量,丰富孩子们课余时间的“‘涟校连家’志愿服务队”授旗。中国人保财险、时码街老党员、东胡集在外乡贤等现场捐款。
“涟校连家”时码学校是我县第一个农村寄宿制试点校。就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谋划和发展,马荣指出,实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是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致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切实解决群众现实难题。试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与关注。希望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关注“涟校连家”关爱工程,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我县将把时码学校打造成“涟校连家”的亮点工程。同时,以时码学校为样板,在全县分三个片区全面推广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努力探索适合我县寄宿制学校发展新路径,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幸福成长、快乐成长和智慧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会前,马荣一行赴时码学校,实地参观“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