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构建新教学
——我县开展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活动


■ 通讯员 魏志东 朱彦武
观摩课堂教学、参加评课议课、聆听专家讲座,日前,郑梁梅高级中学老师刘金松在参加全县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后,深有感触地说:“收获满满,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自信运用好新课标新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授业解惑,提高教学质量。”
连日来,县教师发展中心先后在涟水中学、郑梁梅高级中学、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县第一中学、县外国语高级中学等学校举行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活动,培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九门学科,来自全县高中校近5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培训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县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水平,及时将省级培训的相关精神贯彻到各高中校的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县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培训时间为2019年12月20日至31日,按学科分期进行,主要以教学观摩、评课议课和专题讲座三种方式呈现。
专题培训中,每门学科都安排了2位老师执教观摩课。据县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教观摩课的老师都是本门学科的教学骨干,可以说,18节观摩课,课课都对接新的教改形势,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标目标任务,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样态,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观摩课,课课精彩有亮点。涟水中学老师张慧执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语文观摩课,能基于文本巧妙设置任务情境,结合新课标改革任务群模式下教学活动的开展特点,注重学生的自主研讨能力与展示能力培养,始终以引导者的姿态为学生点拨并拓展研习深度。外国语高级中学老师尤山执教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历史观摩课,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秉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路组织课堂教学,突出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使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和演进历程,使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老师刘玲执教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生物观摩课,能从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然后放手由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结果分析,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理性思维的品质得到了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增强。郑梁梅高级中学老师骆晓云执教的《书面表达 读后续写》英语观摩课,整个课堂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突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最后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加工,从而达成课堂目标,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评课议课热烈而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18位执教观摩课的老师,现场谈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以及对所任教学科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县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研训员分别对各学科的观摩课进行点评,说优点,指不足,谈改进措施。参训教师畅所欲言,谈各自对所听观摩课的感受和体会,还和执教观摩课的老师、学科研训员互动交流。
专题讲座高屋建瓴,理论联系实际,精彩纷呈。《议题式教学在新教材中的思考与应用》《新课标下的变与未变、新课程标准学习感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变革》《新课标下新高考数学范围》《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理念、思路、特点及其使用策略和方法》《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思考》《鲁教版教材特点及教学思考》等专题讲座,是参加省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研训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学习成果的分享,很有实践意义。参训老师用心听讲,认真做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疑惑的地方,主动提问,寻求答案。
专题培训活动结束后,参训老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注重实效,受益匪浅,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助力高中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