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
——记郑梁梅小学牌坊校区老师万利利

本报通讯员 缪 明
学生们说:“万老师像妈妈一样喜爱我们!”
家长们说:“孩子有这样好老师,是造化!”
郑梁梅小学牌坊校区的老师们说:“万利利等6位老师来到我们学校,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使办学实力迈上新台阶!”
县教育局组织对优秀支教老师评比,万利利高票当选为优秀支教老师。
学校组织家长评老师,万利利所教班级五十名学生家长,在评议表各个栏目给她的评价都是优秀。
万利利是郑梁梅小学的骨干老师,交流学校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原牌坊小学。该校由于多种原因,教学质量平平,生源锐减,相对落后。为改变学校状况,经上级批准,该校与郑梁梅小学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成为郑梁梅小学牌坊校区。牌坊校区生源构成复杂,留守儿童多、特殊家庭多、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关心多,而万利利所任班级是一年级。
五十多个孩子,绝大多数没有受过规范的幼儿教育,每到上课,教室总是乱糟糟的,老师嗓子喊哑了也无济于事。
万利利怀揣一颗爱心,用和风细雨般的言语,耐心指导,营造活泼而热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魔法般地聚精会神地听课、认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很大进步。
汉语拼音和写字习惯是一年级教学重点,为矫正学生发音、端正学生写字方法,万利利费尽心机,因材施教,分别指导,让绝大部分孩子娴熟的自由读写。
对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万利利慈母般地呵护,为孩子梳头洗脸、剪指甲、穿衣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她花费大量心血矫正其不良习惯,研究不良习惯的成因。班级有一女学生,父母离异,缺少关爱,跟七十多岁祖父生活,邋遢、自闭、随意性大。上课走神,课后萎靡,不愿和同学交流,经过万老师细心呵护、精心调教,学习逐渐走向正常,融入到班集体中。
万利利不忘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岗位上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先后荣获“涟水县优秀教师”“淮安市优秀少年辅导员”“涟水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成就自我,曾获得省“蓝天杯”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市县级论文及课件设计一等奖,在市县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获奖,在2018年淮安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课评比活动中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