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徐 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以精英文化、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呈现,与百姓生活相距较远。如何通过民众喜欢的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转化为百姓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核心价值观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这就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价值观的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渗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利用百姓喜爱的大众文化场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转化为百姓的生活习惯。
在文化精品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精品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核心价值观具有标杆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规范性、崇高性等特征渗透到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环节,通过电影、电视剧、动漫、音乐等文化产品影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文化精品的传播销售,增进百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
在礼仪习俗传承和乡规民约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母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就通过“礼”向“风俗、民俗”转化,形成日常规范和礼仪秩序。
在家风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场域。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家风文化建设。倡导良好家风文化建设,就是倡导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传给下一代。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讲好中国好家风培养人才的故事,引导父母具备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成为承载大众文化的主阵地。网络的交互性缩短了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网络平台可聚合音频、视频、多媒体等现代化立体化传播手段,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形象生动,更有文化吸引力。
在消费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人们消费某种物质和文化产品,是对该产品的符号价值的肯定和认同。如果将核心价值观符号化故事化,将价值认同融合于消费认同之中,将充分调动民众在消费文化中提高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实效性。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主体、精髓等内置在消费文化产品的文本、人物、标志、仪式等具体化的活动中,有助于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文化产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塑造。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