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三农 详情

皂角村:成立新型“合作社”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04-23 09:56:07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南集镇皂角村位于该镇西南,全村总面积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582亩,辖6个村民小组、637户、2664人。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先后获得省市县多项表彰,成了妥妥的“明星村”。

曾经的皂角村同我县的大部分村一样,不靠山不靠水,无资源优势,无集体积累支撑,无工业引领,无特色示范农业带动,多年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要想发展谈何容易?但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我们皂角村‘两委’始终不相信在皂角的土地里刨不出‘金疙瘩’来!”皂角村党总支书记张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是作为‘菜鸟’书记的我当时的现状,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一点头绪也没有。但我知道,要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必须要靠自己。我立即召集村‘两委’、老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等召开党群议事会,商讨发展策略,同时抽空外出学习,不断尝试,最终确定以集体经济增收为村集体发展第一要务,抓紧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2023年皂角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由村集体领办,村民以土地入股,按照土地面积确定股份份额,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从事粮食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业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合作实践之路。为保证群众和集体的最大收益,真正做到富民强村,皂角村采取“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全程交给第三方公司管理,与北大荒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引进北大荒集团的种植和管理模式、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为农户提供“耕、种、管、防、收、售”六大全链条式和保姆式服务。同时,保证粮食亩产值,利益不受损失,省心省力,按收成分红,让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安心外出或就地务工,实现务工收入和土地收入“双丰收”。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释放了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让乡村振兴的激昂凯歌奏响在皂角大地。

2023年成立之初有48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股民,涉及土地206亩,一季水稻村民亩均分红收益达525元。“真正地去为老百姓考虑了,干正事、干实事、干成事,办好每一件‘小事’,惠及每一位群众,老百姓也会回馈以真心,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才会一帆风顺。”张坤深有感触地说。通过2023年的水稻种植,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没参加的农户纷纷主动向合作社递交入股申请。2023年秋,新申请股民72户,涉及土地179亩;2024年秋,新申请股民34户,涉及土地149.61亩。目前合作社共有股民154户,涉及土地534.61亩,种植有淮麦44、南粳9308、甬优4953、西农979等品种。

“农忙时早晨4点钟我就起来带着村民去地里插秧、除草了,除了给村民支付每小时12元的报酬外,还要提供饼干、饮用水等,有时中午天气热,我还会给村民发点啤酒呢。”皂角村委会委员、民兵营长张中来笑着说。他预计今年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增收将达到20余万元,年底村民分红可获得每亩1100元以上的收益。

“村干部以前天天在办公室敲电脑,就算敲一年也不见得能多一分钱。现在不再埋头于手机、电脑,转身开起了收割机、撒肥机等。去年2月21日和23日大雪天气,两天两个来回,我和张中来抱着电饭锅和涟水土特产萝卜干赴南京(涟水)商会,现场焖米饭,请大家品尝,换回来50亩有机稻米的订单,每斤7.5元,利润相当可观,这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今年与南农大专业团队合作,集体种植了135亩有机水稻,预计将增加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去年8月份我们村水质、土壤检测符合有机要求,10月份稻谷检测72项指标全部符合有机标准,有机转化证也已获批,预计2026年拿到有机证书,这将是我县村集体的第一张有机大米证书。去年中秋节前我们合作社10970斤菜籽油销售一空,每斤12元,回款有13.16万元,给村集体带来4.5万元的收入。”张坤如数家珍地说。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