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巷村:抓实创建举措 “笪”好文明问卷
■ 通讯员 徐洪祥
本报讯 “村里的活动真的太多了,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移风易俗、道德评议都是从我们群众需求出发的,更是我们喜闻乐见的。”2月10日下午,在朱码街道笪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欣赏传统小戏的村民张大爷笑着对笔者说,幸福感和满足感洋溢在他的脸上。
近年来,省级文明村笪巷村,始终坚持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涵养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积分制”融入乡村治理,兑出文明新风尚。笪巷村通过积分兑换引导群众文明新风养成,将理论宣讲、卫生环保、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16项活动纳入积分制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开展高价彩礼治理、文明家庭评选、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以村民实际参与和具体表现情况加以赋分,并通过积分兑换实物,推进村级各项工作开展,实现村民自治的良性循环,在全村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扶危济困、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道德榜”发挥示范作用,涵养时代好民风。“我们家也在榜上,特别开心,今后我还要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良好家风,做新时代‘好村民’。”老党员许维河自豪地说道。在笪巷村文明创建宣传栏内,最能让人驻足的就是善行义举榜和文明家庭评选这一栏了。笪巷村以“榜”塑人心、以“榜”扶正气、以“榜”聚人气,目前,已结合积分制在全村范围内评出“十星级文明户”32户、“好儿媳”5名、“好公婆”5名及“身边好人”6名,并先后在榜上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激励引导群众向上向善,传承培育良好家风。
“乡风兴”优化营商环境,引入致富好项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笪巷村用“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硬环境”,村内文明标语遍布巷道,道德评议会传递文明正能量,红白理事会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主旋律,“好儿媳”“好公婆”村民争相竞选……基于对文明乡风的满意,醉美路亚基地、豆丹养殖、盐汽水生产等3个企业落户笪巷,每年为村级增收10余万元。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笪巷村通过精神文明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群众向上向善、见贤思齐,营造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民之间互帮互助多了,邻里纠纷少了,美好景致多了,铺张浪费少了……村民文明生活习惯逐渐养成,文明之花正在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