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拐”代表的逆袭人生
■ 通讯员 严 胜 朱爱琳
黄营镇杨桂村村民许跃付是杨桂村选区连续选出的镇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也是身残志坚、“带头富、带领富”的先进典型,先后荣获市、县优秀残疾人、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单腿骑车”谱写缝纫创业佳话。1965年出生的许跃付初中毕业后开始了打拼生涯,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乡与滨海之间,将从家乡收购的大米用自行车运到滨海出售,再将滨海的挂面带回家乡销售,做起了小生意,积累了闯市场经验,成为村民心目中的“生意精”。
结婚后第二年,不幸降到了头上。他在自家准备翻建瓦房,制作砖坯时,右腿不慎滑入搅拌泥浆的机器中,落下终身残疾。原本活力四射、热情助人的青年一下子陷入了人生低谷,整整一年未出家门。他在思考,只要能骑自行车,就能养活自己,对生活应该有信心。许跃付在车后座挷上扁担,防止跌倒。在反复锻炼下,他终于用单腿将自行车骑得很熟练,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许和期待。经过深思熟虑,在家人和亲友的资助下,凑了1500元购进了第一批布匹,运到黄营街销售。第一次挣到了4元钱,许跃付开心不已,他再次看到了希望。在往返周边集镇的泥土路上,他不知摔倒了多少次,都咬牙挺过,没有泪水,只有汗水。
幸运总是垂青奋斗者。光会卖布匹还不行,许跃付和妻子沈秀菊同时拜师学裁缝、做衣服、搞缝纫培训,掌握了一手娴熟的缝纫技能,将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精,挖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和身残志坚勇创业的先进典型。
许跃付在往返大江南北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服装界老板,产生了扩大服装生产规模的想法。2007年,他在家乡创办了富强制衣厂,带动周边5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2008年,许跃付开始转型帽子代加工。2009年,县经济开发区帽厂一名经理主动上门,寻求制帽加工合作。十多年来,许跃付加工的帽子从未有过质量问题,赢得了上游客户的高度信任。随着订单增多,许跃付先后在军民中心村、都市阳光、郑梁梅学校、大明城附近创办4个代加工点,带动100余农民工就业。2021年,公司销售总额近200万元。
作为一名残疾者,他深知其中曾有过的自卑和痛苦,心中始终流淌着如何帮助残疾人的一腔热血。2017年,在县镇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他在杨桂中心村创办“残疾人之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安排附近多名残疾人从事简单的手工活,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的艰辛创业故事,激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残疾人之家的墙上,悬挂着“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关爱残疾人、献出一份爱”等一条条标语,让人感到非常温暖。在许跃付的赞助下,村成立了广场舞蹈队,许跃付为他们定制舞蹈服装、免费提供矿泉水。每到晚上,“残疾人之家”门口就响起了欢快的舞曲,文明之风如缕缕幽香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