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产业拓宽小康路 美丽乡村颜值高
■ 融媒体记者 汪春雷 王 跃
本报讯 “今年我们种植杜仲两百亩、芍药1000亩,杜仲亩产1000斤左右,我们通过电商平台以及签订销售合同进行销售。”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陈师街道万亩中药材基地里,杜仲、白芍等中药材长势旺盛,江苏闽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卓永芳带领农户们正在田间锄草。卓永芳告诉记者,地里生长的中药材已经签订了销售合同,销路没有问题。
群众致富奔小康,特色产业是基础。近年来,陈师街道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的小康路越走越宽,不断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村已流转土地4000多亩,主要发展中药材种植,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并且带动全村200多户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12000元左右。”陈师街道合心村党总支书记沈霞说。致富奔小康,关键要选准项目。2016年7月,陈师街道对高庄、团结、合心等5个村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让老旧庄台变成高标准农田,以建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作为产业转型、富民壮村的突破口,全力打造“中医药养生小镇”,建设集中药材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陈师“百药园”。目前,园内种植芍药、葛根、金银花、丹参、玄参、白术等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26万亩,带动周边6个村1100多农户在家门口打工致富。
小康生活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好环境。近年来,陈师街道结合涟麻路两侧中草药种植,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了集“生态廊道、文化廊道、产业廊道、安全廊道、环保廊道”为一体的涟麻线综合走廊,疏浚河道2.1公里,清理淤泥2.2万方,拆建过路涵洞3座,绿化植树800余株。2020年12月,陈师创成国家卫生镇。“现在我们村里也建起了小广场,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家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老百姓住在这地方,就像公园一样,环境非常好!我们都很满意!”陈师街道群众徐子年说。
优化人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今年以来,陈师街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基础设施完善、品质提升做优、环境优美宜人上全面发力,建设了柿元、红旗、朱楼等有故事、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居环境示范点和陈师居委会生态公园,并植入文化元素、生态元素、绿色元素、党建元素,打造涟水城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我们将着力聚焦‘环境做优、产业做强、乡村做美’三大重点,在实施百药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种植推标准化、产品推认证化、市场做品牌化、推广做地标化的四化为切入点,推动主体做强、品种做优、链条做长。”陈师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峰说,“同时我们将聚焦环境做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真正把乡村振兴的文章做实、做细、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