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靓”起来 农民乐开怀
——高沟镇大兴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见闻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整洁干净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小桥流水的独特韵味……早春时节,走近高沟镇大兴村,过去乱堆乱放的垃圾不见了,断壁残垣的房屋消失了,进村路口百花争艳,规划整齐的墙面上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文明新风漫画沿村展开,处处呈现出一派宜人的新农村景象。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该村大力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大兴村位于G25长深高速两侧,全村共有农户682户,人口3101人,耕地3980亩。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持续推动“醉美大兴”建设。
走进大兴村砦矶头小区,只见村居沐浴在阳光下,田野里农作物长势良好,一片青枝绿叶。穿行在村间,艺术壁画、文明标语、村规家训等随处可见,瞬间就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包围。一户户农家“别墅”,家家屋内屋外干干净净,各种物品摆放整整齐齐,映入眼帘,无声地诉说着该村的演变。
陈士明是大兴村村民,今年70岁,他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大兴村住了大半辈子。谈起往昔,他直摇头:“以前村里每家每户都是就近在路边倒垃圾,厨房的污水流进阴沟里,常年都有积水,一到夏天,恶臭连连,蚊虫满天飞。”而如今,“脏乱差”不见了,在他家的院子里,门口的小菜地一片碧绿,屋外的桃树为整个院子平添几分春色,小院落干净整洁,还别具特色,一派宜居宜人景象。
美丽“颜值”要靠“美丽担当”去实现。去年以来,大兴村紧紧围绕农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努力让美丽底色亮起来。该村新建了今世缘大道入口酒文化景观标识牌,入口党建雕塑,百姓休闲公园,拓宽了1000米的今世缘大道至大兴村的八斗渠路,并在路两侧新栽植绿化;修铺了村进入口和村内主要道路1300米;拆除猪圈、厕所等破败物体58处,拆除私搭乱建等物体15处;新增党建标识牌12处、孝道文化和乡村振兴彩绘41处,新增集中绿化4处,新建休闲小客厅1处、文化长廊1处、休闲亭1个,对所有菜园铺架路牙石和栅栏。
为了让“醉美大兴”深入民心,该村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广泛参与,还通过文明户评选等方式发动村民们参与其中。每户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清洁。目前,在大兴村,环境卫生已经从被动整治变为主动自治,讲究卫生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在“扫好门前雪”的同时,公共区域也在大家的管护和努力下,变得干净整洁。“现在我们村里的卫生环境特别好,村民们也感受到环境特别优美,家家户户早晨起来都能按时按点打扫卫生,垃圾也不乱扔,村子里每个地方都干干净净,心情感到特别舒畅。”陈士明告诉记者。
农村环境好了,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就会成为摇钱树、聚宝盆。在大兴村,优美的村居环境,给村民带来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带来了村民精神风貌的提升。“我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现在环境好了,出门就是景,闲暇时我们还自己编排节目,唱啊跳啊,别提多美了!”村民李大妈乐呵呵地说。美丽乡村不仅是“颜值”美,更要“有内涵”。大兴村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别具风味的精神文化,充分展现了“乡土韵味”,让乡愁变得更浓。该村坚持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扬人情减负“涟6 条”,村民们自发编排节目,组织淮海琴书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除陋习、树新风,群众业余生活日益丰富,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下一步,我们将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如既往惠民生,充分挖掘本村自身特色和优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动全村村民积极性,让大兴真正‘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