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三农 详情

醉美港西处处新

2020-12-29 09:03:59

■ 融媒体记者 李淑玲

净化美化庭院、实施危房改造、植树建花池,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别具风味的农耕文化主题公园、手绘农耕文化壁画、精神文明教育活动,浓郁文化气息沁人心脾;芦笋产业园区等扶贫项目带领群众脱贫增收……优美的农村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甜美的群众生活,正是五港镇港西村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真实写照。

港西村位于五港镇西部,离镇区约1公里,现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3100人,耕地面积3900亩。今年以来,港西村坚持以提升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持续推动美丽港西建设。

“你们村景色这么美,具体位置在哪里?”

“这里参观收费吗?”

“简直太有创意、太美了,我要赶紧和小伙伴约起来去看看!”

……

正是因为港西村爆表的颜值、倍受人们的关注。

“打牌、聊天、主题广场走一走,农忙的时候去芦笋产业园挣点儿零花钱,别提这小日子过得有多滋润了。”港西村村民张明飞告诉记者。其实,张明飞口中的幸福生活仅仅是港西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港西村新铺设道路2.5公里,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广场3个,打造万余平方米生态经济林1处。整修废弃河塘2处,新建亲水平台、观景亭等4个。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分散型处理设施5套。如何做实做细社会治理,强化全村网格化管理?港西村将全村分成3个网格,产业发展、矛盾化解、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工作被纳入网格系统推进,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美得不仅有颜值,还要美得有担当。为了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港西村充分发挥芦笋产业示范点效应,大力发展芦笋产业,村集体在镇芦笋产业园新建连栋大棚6400平方米、单体大棚28800平方米、冷库660平方米,年可增收24万元。同时,流转农户房前屋后土地60余亩,可带动40名低收入农户增收80余万元,建设露天芦笋培育示范基地,引导群众参与种植芦笋,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力争三年内露天芦笋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形成“一村一特色”的产业。

美得有担当,更要美得有内涵。“‘党建+’是开启农村工作、攻克难题、化解各种矛盾的一把金钥匙。”港西村党总支书记高志干说,港西村在党建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实实在在通过“党建+环境卫生”“党建+产业项目”“党建+主题教育”等,化解各种难题。

走进港西村党建文化室,各项大事记、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展示……一一映入眼帘,无声地诉说着该村的演变。穿行在村间,艺术壁画、文明标语、村规家训等随处可见,瞬间就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包围。

无独有偶,港西村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别具风味的农耕文化,充分展现了“乡土韵味”,让乡愁变得更浓。

该村不断拓宽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人文特色资源禀赋,以“高标准、有特色、能示范”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凸显特色,着力打造。村规民约、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人情减负“涟6条”,随着该村对特色文化底蕴的挖掘、打造和展示,让港西村美得更有内涵。“如今的港西村变美了,而这美丽的战斗力来自于干部与群众的合力。”高志干告诉记者。

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