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三农 详情

蚕桑托起致富“丝”路

2020-07-31 16:05:30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每隔8小时喂食、摘桑叶、早晚对蚕棚消毒……自蚕桑扶贫产业园建好后,这些流程成了村民吴桂英的生活日常,“每天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但是习惯了,也开心啊,一天打工能有90元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吴桂英说,养蚕是个精细活,比养鸡养鸭养猪都难。蚕对气味很敏感,一旦闻到鱼腥、脂粉、蚊香等气味都会影响它进食,稍不注意就会生病,所以平时得悉心照料。

吴桂英所说的蚕桑扶贫产业园位于高沟镇扁担村,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建有桑园550亩,以及小蚕共育室、蚕茧烘干房和80个标准化钢架蚕棚。“桑苗为杂交新品种——丰驰桑,特点是高密度栽植,每年可收割4茬。今年饲养的是三眠蚕、四眠蚕,在每年5月到10月可养蚕10批次。”负责领办的翠平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户黄磊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800万元,从栽植桑苗到桑园管理,从小蚕孵化到大蚕上蔟,从采叶到喂养,园区已吸纳周边闲散劳动力120多人就近就业,其中低收入户36人。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十三五”以来,高沟镇坚持把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治本之策,将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与产业链进行捆绑。扁担村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作为“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里一合计,决定实施蚕桑养殖项目。为此,村里多次跑到江苏科技大学争取技术支持,邀请蚕桑专家来村走访,调研扁担村土壤、气候等情况,专家一致认为扁担村适合养蚕,并提供最新品种桑苗和蚕苗。抱回这个“大礼包”以后,村里又成功申报3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

资金解决了,为了让项目尽快产生效益。2019年,该镇党委选派副镇长、优秀老支书唐苏林到扁担村任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以村为家,天天泡在村里,马不停蹄连轴转,从土地流转到矛盾调解,从蚕棚建设到技术培训,从项目用工到市场开拓,处处留下忙碌的身影。长期的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唐苏林患上了甲状腺肿瘤,直到发烧倒在项目建设现场,才不得不住院手术治疗。镇里领导抱怨他“不爱惜自己”,可是他却笑笑说:“我原是一名群众,组织让我成为一名党的干部,让我到扁担兼书记,怎么干都高兴!”手术后不到20天,老唐又继续投入了战斗。

付出总有回报。项目投产后,周边多个村120多名留守妇女及老弱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不仅如此,村集体每年稳定增收达20万元,小小的蚕桑托起了扁担村的致富“丝”路。

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