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三农”的守护者

县农业农村局始终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县委关于“8+X”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问题导向,把能否有效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实际成效的一把标尺,真刀真枪解决好“三农”工作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民生大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加强党的领导
守护农业这块“压舱石”
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依靠,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党委班子抓实抓牢自身建设,从开展10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下基层调研、检视问题、专项整治等方面着手,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拿出解决各自分管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措施,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以开展“三学”“三问”讨论、百字感言、“四重四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党性修养、担当时代责任,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我县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好涟水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抓好“三资”管理
守护农民的“钱袋子”
村里有多少“家底”,都是怎么花的?花在了哪些地方?这些问题都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题教育启动后,县农业农村局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率先带头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相关文件精神,创新开展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一是全面构建村级财务阳光监管新模式。创建“财政所管理资金+第三方代理记账+农经站日常监督+纪检审计再监督”新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通过阳光运行为“三资”保驾护航;二是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有效化解了村级现金管理的风险漏洞;三是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重点排查清查数据、操作程序、产权归属、档案资料等方面,使清产核资工作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工作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四是全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运行机制,建成省、市、县、镇四级交易网络,做到预算有依据,交易有程序,监管有证据。有效促进了集体“三资”保值增值,扎牢了农村集体资金“袋子”。
开启“美颜”模式
守护农村人居环境
漂亮的生态农庄,别具一格的特色乡村宣传墙画,赏心悦目的村口风景,桥下流水潺潺,岸边郁郁青青……这是该局开展主题教育“8+x”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生动缩影。
该局党委将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的强大动力,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始终立足实际、目标明确、紧抓重点,围绕“四治理、四提升”“三清一治一改”目标任务,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新改建、农村污水整治、农村村容村貌提升”等四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11月21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举行,与会人员观摩了大东镇瓦滩村、黄营镇朱桥村、红窑镇夏楼村、高沟镇扁担村等地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戚寿余说,一次现场会就是一次学习会、一次培训会、一次经验交流会、一次相互启发会,要学习现场好的做法和经验。涟水观摩现场有看头、有亮点、有成效,主要得益于涟水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在抓工作的过程中统筹抓、全面抓、系统抓、力度大。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该局上下将不断增强坚守初心使命、全力以赴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勇向前,努力在思想政治上、精神状态上、工作作风上不断提升,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 肖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