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访谈
推动高沟发展“加速度”
——访县人大代表,高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元中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听了朱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人心,报告回顾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同时对新一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指明了奋斗方向,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作为人大代表,办好人民的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县人大代表,高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元中表示,下一步,高沟镇党委政府将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推动高沟镇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特色工业镇”建设。提前谋划招商引资全年目标任务,持续扩充在手项目“信息库”,紧密围绕食品产业链条开展特色招商活动,探索基金招商新渠道,加快推动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围绕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强每日调度,为在建项目提供即时、高效的优质服务,协调化解各类问题,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稳步提升“现代小城市”能级。统筹实施镇域道路提档升级、外立面翻新改造等政府投资项目,完善今世缘广场、第一街周边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强化集镇管理,重点围绕交通秩序、商户经营、镇区环境下功夫,推动集镇经营规范化、卫生保洁常态化、文明秩序长效化,同步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力争达到“四有”标准。
持续优化“县域副中心”保障。深化“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打造,提升办事服务效率;聚焦“一老一小”等少数群体,加强民生走访慰问,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动态排查处理全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做好秸秆“两禁一用”、村庄长效管理等工作,全力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访县人大代表、岔庙镇党委书记杨东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朱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是一份思路清晰、语言精炼、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报告。从报告里一个个翔实数据和一项项具体措施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县委、县政府过去一年中所取得成绩,意义非凡、令人振奋。”县人大代表、岔庙镇党委书记杨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以来,岔庙聚焦工业基础薄弱、无落户“一区三园”项目的问题,深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资源,带头扎根招商一线驻点招商,超亿元产业项目新签约6个、新开工3个、新竣工1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落户“一区三园”项目4个,实现岔庙镇多年来落户“一区三园”项目“零”的突破。此外,岔庙镇占补平衡项目,实施48个地块、入库新增耕地面积120亩,完成县下达任务的3.5倍,排名全县第一;洪滨村“红色代办”工作入选2024年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省级示范性“一老一小”社会关爱服务中心,呈现新模式、新体验,在全省全市产生较好影响。
“下一步,我将切实做好支持政策落实、推进政府工作、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率,努力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情传输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民务实的办事员、重大事项的监督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好‘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和担当,并带领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抓项目,瞄准产业链企业,加大挖掘和对接力度,力争做到‘招引一个、带出一串’‘落户一个、带来一批’,为全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贡献岔庙力量。”杨东说。
聚缘聚力强信心 敢为善为赢未来
——访县人大代表、今世缘酒业上海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徐贵宝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朱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念强、人民立场稳、履行职责好、工作作风实,是一份重点突出、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好报告。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稳健的步伐,跑好‘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公里’,筑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以赢的姿态与决心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涟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县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徐贵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徐贵宝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今世缘,不仅充分肯定了今世缘所取得的成绩,也对今世缘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今世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成为中国白酒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为愿景,以“聚缘聚力强信心、敢为善为赢未来”为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发展合力,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今世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定信心,展现直面挑战新担当。推进改革创新,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核心资源要素匹配可持续发展、更具现代化体制机制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今世缘带向未来。量质并举,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四项改革”,健全“六大管理体系”,提升市场运营成效。在行业分化之年、变革之年、转型之年和重塑之年的历史节点,构建以胜利为目标的运营体系。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在充分竞争的白酒市场,紧盯市场急难愁盼问题,营造“可观、可感、可预期”发展环境。众行致远,汇聚共同奋斗新动能。从经销协销转变为共同战斗,转变为创造顾客、服务顾客,实现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以“育商、扶商、富商、强商”为行动指南,实施老商提升行动,推进新商准入评估制度。同时探索跨界异业强强联手,扩大“缘分朋友圈”。
务实笃行谋发展 奋发有为促振兴
——访县人大代表、五港镇党委书记杨彦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朱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落点实、责任担当强、为民情怀深,是一个提信心、暖民心、筑同心的好报告。”县人大代表、五港镇党委书记杨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五港镇作为涟水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2024年,五港镇认真落实县委“2233”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重返第一方阵,夺取第一位次”发展目标,突出重点,奋力拼抢,项目攻坚取得突破,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杨彦表示,下一步,五港镇将始终保持与县委、县政府同频共振,围绕“重返第一方阵,夺取第一位次”目标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心无旁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争当项目建设“排头兵”。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围绕产业链完善信息链、紧盯科技链开发资源链,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全力加快项目转化,力争一季度实现项目建设“221”良好开局,即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签约2个、新开工2个、新竣工1个。继续开展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提档、企业服务提效、规上培育提速、产出效益提质”四大专项行动,加快腾笼换凤,注重适当留白,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个以上,加快打造“规上企业集聚区”。
勇做乡村振兴“领头雁”。强化“蔡工联盟”龙头引领和品牌效应,持续推动“五基地一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红高粱、红薯、红辣椒“三红”产业扩面提质,进一步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盘活农文旅康养新业态,加快打造集体收入“千万联盟”。突出生态农业建设,紧盯“增产、提质、高效”,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特色农业,巩固拓展公共空间治理、集体领办实体等增收路径,持续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共画民生改善“同心圆”。永葆为民情怀,聚焦教育、医疗、居住、出行等民生“微小事”,认真实施一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动五港中学提升工程,实施好农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开展老集中居住点改造工程,加快港西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港西、港北、港南、蔡工等四个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力所能及守护好群众“大幸福”。常态化做好民生大走访、隐患大排查,真心实意解决好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抓实抓牢基层社会治理。
建强党建引领“先锋队”。坚持“先严管再厚爱”,驰而不息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干部适岗评估和实绩评价,进一步强化狠抓落实、闭环管理、真抓实干、凸显实绩的鲜明导向。着眼村干部换届和年轻干部成长,加快实施“青蓝工程”和“墩苗计划”,着力打造一批知农爱农兴农富农的干部队伍。
紧扣发展主线 展现主城担当
——访县人大代表,涟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士勇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聆听了朱县长在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有重点更有亮点,谋划未来有远景更有路径,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县人大代表,涟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士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全县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的关键之年,涟城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对涟城各项工作走前列定位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勇挑大梁、勇扛重担,以各项工作的奋勇争先展现主城担当,为涟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汇聚发展动能。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进一步优化招商机制,强化招商队伍,确保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新签约5个、新开工3个、新竣工3个,力争实现10亿元以上项目突破。持续跟进在手的谱辰光电、亘通机械、玻璃制品等有价值信息尽快签约落地,加速推进在建的红日机电、美伯亚等3个项目尽早竣工投产。
二是优化基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抓好楼盘问题化解,加快推进水岸城邦三期建设,仁和福邸扫尾施工,协调解决康源名都工程遗留问题。扎实推进“涟心万家”红色物业服务,深化“亲邻微家”小区党支部品牌内涵,切实做到社区管小区,让社会治理更精细更高效。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立足现有资源,积极推动豆丹养殖、特色果蔬、水产养殖等特色项目“扩规模、延链条、强品牌”。以林码村、大关社区富民强村项目为样板,进一步探索村企合作、项目领办等增收方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稳定增收。
四是树牢底线思维,严守安全防线。进一步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和“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