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夯实粮安根基点燃发展引擎

——记涟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码村第一书记卞相伟

2024-12-18 09:40:10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今年6月,省纪委监委帮促队员卞相伟随省驻涟乡村振兴工作队抵达涟水,开展乡村振兴帮促工作,并挂职涟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林码村第一书记。他带着对乡村深沉的热爱与对振兴事业的无限热忱,踏入这片充满生机与潜力的土地后,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农舍村庄,开展大量走访调研,考察论证帮促项目,用坚定的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的蓝图,以智慧和实干开启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谱写动人的帮扶新篇。

粮食,国之根基,民之命脉。粮库犹如一座座沉默而坚实的堡垒,默默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卞相伟在走访调研时发现,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小散旧”问题比较突出,而涟水是淮安乃至全国粮食主要产销地,常年生产粮食100万吨以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蔬菜保供基地,目前存在仓容缺口大、储存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他先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赴淮安区和本县部分地区、企业考察烘干厂房,以及大米加工、粮食仓储等产业项目,然后经综合比较预期经济效益、厂房利用效率等多重因素,最终选定粮食仓储项目。

为了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也为了努力做好乡村振兴帮促工作,卞相伟和村“两委”与涟投控股集团、县粮食集团进行多次会商,决定开展项目合作,并进行项目选址,最终选定“拆旧建新”方案,计划整体拆除设施老旧的徐集粮食收储点,合作新建总仓容3万吨的现代化粮库,并向上争取富民强村示范项目资金570万元投入其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手续,即将进行拆除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改善徐集片区粮食仓储设施整体面貌,提升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届时,收益按出资比例分成,可为村集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盘活闲置资源,带动富民强村。林码村实际居住村民只有500人左右,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宅基地等资产闲置甚至废弃。为让闲置资源变废为宝,卞相伟会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调研,摸排梳理村小学地块、宅基地等闲置情况,并研究资产盘活方案。对闲置村小学地块积极推动编制村庄规划,将该地块土地用途调整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并根据种粮大户实际需求,计划在该地块建设用于存放农机、化肥、种子的仓储厂房,出租获取租金收益。对闲置宅基地,计划选取位置较好的宅基地打造1处室内公共空间,方便村民定期举办室内活动,其他闲置宅基地计划作为农家乐、农产品展销馆等项目储备用地,后期推动引进市场主体共同开发利用,尽最大努力盘活闲置资源,吸引能人返乡创业、本村村民返乡就业,推动聚集乡村人气,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推动宜居建设,打造和美乡村。针对村里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和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卞相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动员村民共同参与,推动村内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前,已推动新硬化道路3条,新装污水处理设施1套,即将实施文体活动广场改建工程。同时,坚持以点带面,以旱塘沟渠疏浚、林下空间整治为切入点,连片打造一处集休闲漫步、垂钓露营于一体的林水景观,为本村村民提供休闲垂钓场所,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绘制。

卞相伟表示,下一步,将带领村“两委”以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提升为工作重点,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提升林码村人居环境,同时借助后方单位、行业协会等资源,推动采购林码村农特产品,着力做好消费帮促,拓宽林码村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以实际行动助力富民强村。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