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 融媒体记者 邵 仲
本报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畜禽、青芦笋、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优选品种,建强基地,引导主体,拓展市场,持之以恒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县农业农村局抓好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利用,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将我县优势主导产业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深入推进乡村休闲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休闲农园(农庄)、农家乐、休闲渔业基地和农耕实践基地、康养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持续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打造,做靓一批精品农庄农园,做精一批热门打卡线路,做响一批美食民宿产业,打造一批高质量精品农旅区,构建全域乡村休闲旅游新格局。深入推进碳汇农业发展。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种养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以绿金丰、高沟牧原猪场、红窑芦笋园为重点,集成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绿色技术模式,发展“稻鱼共生”、粮饲—猪—沼—肥等生态循环种养。加强绿色加工物流、清洁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开展绿色食品招引。聚焦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福建、山东、河南等地,紧盯全国农业产业化百强企业、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围绕预制菜、肉制品、饮料、休闲食品等领域,采取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好绿色农产品、区域公共服务品牌,做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营销,持续提升涟水芦笋、涟水大米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加大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两品一标”,提高生产标准,完善生产规程,强化投入品监管,力争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以上。推进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集成推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节水灌溉、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吸收与集成应用,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加强智慧农业装备支撑,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