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队员的坚守
——记省委驻涟水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姚旭辉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作为今年省委驻涟水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一名老队员,姚旭辉在过去两年里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将乡村振兴带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促成光伏发电项目,为梁岔费庄乡村振兴赋能;拓展一个村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增加村集体收入;情系“六点半学堂”,爱撒留守儿童……今年,担任梁岔镇副镇长、胜利村第一书记的他仍情系乡土、筑梦振兴,以无私奉献精神照亮乡村发展前行道路。
今年6月,姚旭辉初次来到新的驻点胜利村,感受到四个字:大、散、弱、薄。村域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点多面广,不便于管理和服务。常住人口基本以老弱病残为主,村集体底子薄,急需输血。在看到短板的同时,姚旭辉也看到了胜利村的优势,该村是红色精神的摇篮;可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有超150亩自然水面,近200亩可供开发的一般农用地、10亩建设用地,有大量闲置农村宅基地,这些都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农业资源。
既找短板,更谋思路。驻村以来,姚旭辉和村“两委”深入研究,大刀阔斧开展一系列工作。
建设三大项目,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规划利用村里50亩鱼塘建设一个渔光互补项目,实现水里养鱼赚钱,水上光伏发电赚钱。该项目计划投资440万元,年收益110万元,投资收益率达到25%。该项目能使胜利村经济收入由全县各村排名300名以外上升到前20名;计划利用村里部分建设用地,投资6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粮食仓储厂房,保障村里大户粮食安全,为村级农业合作社的运营预留场地,该项目预计年收益达6万元;拟投资30万元改造村里现有的1500平方米废弃鸡舍,引入小型加工企业,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租金6万元,吸纳当地就业40人左右。
探索一条合作社运营新路径,开创新型集体经济模式。当前,胜利村正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运营工作。今年国庆前后,合作社组织涟水当地农产品定向销售给后方单位,在省公司直属工委和南京公司全力支持下,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为今年村集体增收奠定坚实基础。近期,胜利村以村集体所有的50亩耕地入股合作社,尝试经营种植类项目,已先后考察大蒜、芡实、金银花和优质水稻等种植项目,待项目确定后即正式进入以“农”为本的合作社运营模式。
建设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切实为老百姓谋幸福。在省电信公司直属党委支持下为全村11户困难群众购买空调扇;为本村6名困难学生申请“音乐种子”补助,每人补贴1300元;为本村大学新生召开新生欢送会,每人发放500元慰问金;为重病村民张伟在全村开展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5560元;正在为全村百姓家庭免费更换不安全的液化气钢瓶减压阀和软管,保障群众用气安全;为低保和五保户家庭整治老旧电线和开关等用电设施,保障他们用电安全;将为全村安装14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村级干道路灯全覆盖;对入村部分道路和桥梁进行维修改造,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架好桥铺好路;对现有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开放式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建设百姓健康服务中心,引导村医在中心开展健康检测和疾病筛查;增设“爱心理发室”,为全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理发;建立“困境儿童救助基金”,保障困境儿童不因大病和家庭重大变故而失养失学等。
此外,姚旭辉还与村“两委”共同打造“如山议事堂”党建工作品牌,引导群众主动关心村集体发展、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凝心聚力做好胜利村各项工作;依托中国电信企业优势,10月,姚旭辉协调涟水电信为各乡镇采购25台无人机,主要用于秸秆禁烧巡防、平安乡村监控和环境整治排查等乡村治理工作,开创了涟水电信无人机业务的先河。今后,他还将尝试将AI人工智能监控、农村社区微信公众号管理等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引入乡村振兴工作,力争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打造一个2.0版的数字乡村建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