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保滩街道:矢志聚焦“三突出” 奋力打造“样板区”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本报讯 近年来,保滩街道紧扣县委“2233”发展战略,锚定“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坚持产业为要强实力、生态为基亮底色、文旅融合增动力,精心谋划、综合施策,奋力谱写保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力打造“村级强、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保滩样板”。今年,央视2次聚焦保滩街道周集村,为周集村打造共同富裕模式点赞;围绕五一、十一黄金周举办的数场乡村文旅活动,人气满满,反响热烈。
突出产业发展,激活增收致富“新引擎”。围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均超百万,村村超百万”目标,坚持以学促干,通过外出学习、交流研讨,借鉴乡村振兴创新方式方法,为加快乡村振兴明目标、找路子、学经验,今年以来,组织村集体经济增收座谈会10余次,赴淮安市经济增收“十强村”和陕西、山东等地观摩学习4次。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鼓励各村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周集村种养的五黑产品,喻集村的大葱、油料,洪荡村的白菜、青椒,厉渡村的山芋、西瓜等种植初具规模,并与安东控股集团形成合作,实行“订单式”种植,为安东食材提供优质丰富的本地农产品;缺口社区、新港北村、肖渡村积极推进葡萄采摘、休闲观光等,洪荡村招引璞趣园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张渡村为滨河安置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十堡村为福兴建材城及十余家建材企业提供物业服务。今年1~9月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62.26万元。
突出生态和美,提升乡村建设“新风貌”。街道立足“全区域、齐参与、长管护、站排头”的工作目标,将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面上整治与重点重抓一并推进,助推人居环境提“颜”增“质”。注重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氛围,根据卫星图标注每月提升点位,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引导群众在庭院内外种植适宜的花木、果蔬等作物,农户庭院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大力推行积分制,发挥党员、村干部带头示范作用,遵照村规民约,遵守环境秩序,爱护公共卫生,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根据村民积分情况,兑换生活物品,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聚焦人居环境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工业区周边、道路两侧、企业内外进行提升,将各村(社区)主次干道、村民房前屋后环境进行整治全覆盖。截至目前,共计垃圾进站量921.43吨,拆除767.4平米闲置猪舍和鸡舍、132个废弃旱厕,长效保持街道内的整洁与卫生。
突出文旅融合,塑强区域发展“新优势”。探索“田园成花园、社区变景区”特色道路,激发资源优势,坚持高标准植绿护绿,不断调优327沿线花卉苗木种植结构,打造“村、路、景”多位一体融合景观,擦亮对外“窗口”。加快对童话森林、璞趣园、千果百卉园、桃花源等旅游休闲观光项目建设,逐步拓展景点“葡萄串”效应,连线成片,做景点成景区;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重新设计改造成民宿和花园餐厅等,打造农村消费新场景,目前周集的“村咖”“四季小院”、新港北的乐享果玩已经成为热门“打卡地”。街道还通过举办各种文旅活动吸引“人流量”,去年以来,举办的“金秋保滩 与你相‘玉’”玉米文化节、“老周说媒”“龙虾美食节”“金秋保滩文化美食大集”“周集健康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保滩美丽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吸引大量市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多次被市县媒体报道,为保滩发展全域旅游带来良好示范效应。
乡村必将振兴,奋进正当其时。保滩街道将继续坚持实干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保滩样板”,为涟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贡献保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