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胡永华:坚守教育初心 诠释无私奉献

2024-10-11 09:29:22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他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教育,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教育,他就是红窑实验学校教师胡永华。

今年57岁的胡永华自步入教育岗位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十二个春秋。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始终坚守初心,致力在乡村学校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他常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心去做,用爱去教。”正是这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起初刚到学校,由于乡村学校教师人才紧缺,胡永华主动请缨、勇担重任,同时接过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从英语到数学,从物理到化学,从文科到理科,面对一次次学科变化带来的教学困难,胡永华不敢有一丝懈怠,在备课阶段就下了极大心血: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模式,备课本上清晰地写着要说的每一句话,红笔标注每一个教学环节……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很好,因此,周边群众和所在学校老师都称他为“全能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胡永华说。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悉心指导,更在情感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他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他鼓励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他的关爱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付出,让胡永华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他们的信任也成为胡永华前行的动力。2018年6月,红窑镇浅集片区关工委根据县关工委工作要求,在潘码村成立青少年教育校外辅导站,利用暑期对周边留守儿童进行托管。由于不收费用,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第一年就有87名小学生前来接受辅导,学生多、老师少,胡永华听说后,主动到辅导站报名,成了一名义务校外兼职辅导员。就这样,年复一年的暑假,他冒着酷暑骑电瓶车从涟水到潘码辅导站上课,每天往返近80里路,从不缺孩子一节课。

在胡永华的世界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和担当。2020年6月12日晚上,他的母亲晚饭后逛马路不小心摔倒,导致小腿扭折住进了医院。作为儿子的胡永华本应该在家伺候母亲,而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耽误了学生们的课程。于是,心怀愧疚和无奈的他,让妻子请假在家照顾母亲,自己于7月5日按时来到了潘码辅导站继续担任初一、二学生的数学辅导员。2022年胡永华的老父亲又患癌住院进行手术治疗,辅导站的老同志去看望老人,叮嘱胡永华好好照顾父亲,暑假就别去辅导站了。“我还是得过去,多一个老师就多一份力量!我去了也能减少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程压力”,胡永华说道。他义无反顾地克服家庭困难去了辅导站,早上早早到、晚上迟迟走,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7年。在这7年的暑期中,胡永华帮助排课表,协助辅导站负责人进行教学管理。排课表时硬是把自己的课程排得满满的,多吃苦,让其他老教师多休息,并对支教的大学生如何上好课进行适时指导。对前来接受辅导的学生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教育辅导:对孩子们不懂的问题,耐心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胡永华一生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表示,将继续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用他的言行实践着那句老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胡永华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他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誓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