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文旅+”,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

2024-08-14 09:22:23

■ 融媒体记者 吴 燹

 

时令虽过了立秋,但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早就想到周集村购买一些黑玉米,一直没有成行。周日一大早,记者驱车前往网红打卡地——保滩街道周集村。沿路满眼绿色,农田阡陌纵横,美景尽收眼底。一大片碧绿的玉米地人来人往,展示出丰收的新气象。村民们一边兴高采烈地采摘黑玉米,一边告诉记者,你们来晚了,这里的黑玉米快收完了。那边有几个游客跟着村民一起过来挑选新鲜的黑玉米。勤劳的汗水、幸福的笑脸、愉快的交易、忙碌的身影,勾勒成一幅生动多彩的田园丰收图。

“我们以打造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抓手,着力夯实文旅融合的承载力,不断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强力提升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让文旅‘出圈’,让特色产业更‘出彩’。如今,周集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处处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表示。

近年来,我县持续做强“文旅+”品牌,把“文旅+非遗”“文旅+电影”“文旅+美食”“文旅+娱乐”等融合业态贯穿始终,不断激发新合力,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早在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我县举办的“嗨游淮安·醉美涟水” 2024涟水第二届城市露营音乐草地嘉年华活动,便吸引了县内外10万余名市民、游客体验涟水、观光涟水。其间,市文旅体验官团队成员、大学生达人、新媒体记者等30余人开展 “嗨游淮安·醉美涟水”新媒体大型采风活动,他们的足迹遍布五岛湖旅游景区、今世缘工业旅游区、金鸡坨生态景区、童话森林、涟水县博物馆等地,吃涟水特色美食、品今世缘美酒、赏涟水特色美景,用旅行记录的方式,从新媒体的独特视觉,探索、发现涟水之美,把涟水“嘉年华”系列的活动推向全国各大媒体,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涟水、熟悉涟水、喜爱涟水。

“乐享果玩”乡村游景点,是保滩街道新港北村一个广为人知的文旅特色景点,也是不少游客心中理想的去处。景点有成片的露营草坪,可以快乐地享受假日时光;大片的果园,熟透的金果梨、早香梨,可以尽情地采摘品尝;还有承载记忆的乡村土灶台,可以烹饪当地特色的农家土菜……随着“乡村游”的兴起,新港北村从中嗅到了商机,村两委集思广益, 通过策划亲子手工制作、非遗文化项目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玩得好、吃开心。游客多了,购物的需求多了,村里就组织村民在“乐享果玩”建了集市,村民将自家的农副产品上市出售,干豆角、红薯等新鲜土特产一上架,就受到游客青睐,销售渠道有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更多的村民乐意加入销售队伍中。

“因缘而来,忘返留‘涟’”。“文旅+”要有活力,除了有精彩的活动外,还要有好的项目支撑。我县挖掘潜在资源,在构建系统、完整的乡村文旅产品链下功夫,让好项目发挥最佳效益。今年,红窑金鸡坨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任务繁重。县文旅局提前介入,邀请淮阴师范学院专家深入金鸡坨景区进行实地调研,编制创建计划。同时,还指导完成了儿童水世界乐园项目,对现有民宿进行了提升改造。

在调研、改造、升级的同时,作为“文旅+”重要的项目支撑品牌,专家们将芦笋产业文章做足。涟水芦笋名声在外,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设施化芦笋种植基地,涟水芦笋带给了村民巨大的经济收益,围绕芦笋产业,进一步打造绿色芦笋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做好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罐头、芦笋面条以及芦笋休闲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以休闲农业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不仅作美文旅环境,更厚植文化内涵。多年来,今世缘酒业一直深耕缘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特色品牌。为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上档次”,今世缘酒业一下子投资9500万元,作美文化旅游景区,厚植今世缘工业旅游观光体验项目文化内涵,让体验感更具文化氛围,让观光氛围更强烈。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建施工,正在进行内部装潢。

 

记者感言:随着“文旅+”不断融合深入,我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激发新动力,让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产业项目脱颖而出,特别是那些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高能企业,它不仅进一步提高我县文旅产业水平,还为跑出振兴发展的“加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