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集村:种植黑玉米 过上“甜日子”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连日来,保滩街道周集村连片的玉米地里,村民们穿着长衣长裤,戴着手套和遮阳帽,挂着擦汗巾,穿梭在比人高的玉米丛中,一掰、一扭、一扯……利落地摘下一根根玉米棒。目前,周集村分批种植的连片黑玉米陆续成熟,迎来丰收。
“黑玉米颗粒饱满,香气很浓,吃起来软糯可口,是可以吃的黑珍珠。”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告诉记者,黑玉米经济效益较普通玉米高得多。今年,周集村在县委县政府,保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和引导下,扩大了黑玉米的种植规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清晨五、六点就过来摘玉米了,虽然辛苦,但是这样送往市场的玉米才是最新鲜、口感最好的。而且我们的黑玉米长势良好,个头大且颗粒饱满,深受市场欢迎,现在我们每天早起采摘,都还不够卖。”周集村黑玉米种植户汤玉传每天早早地就到玉米地,摘下一个个新鲜的黑玉米,满是汗水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汤玉传介绍,他今年开始尝试种植黑玉米,在做足前期准备、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前提下,第一批试种的20亩黑玉米喜获丰收,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下一批,我又租赁了别的村民的土地,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并积极学习种植技术,不断优化种植方式,提高黑玉米的品质与产量。”汤玉传告诉记者。
在黑玉米种植初期,面对新鲜事物,周集村的村民有不敢想、不敢试的心态,周林会便挨家挨户作动员,通过村里的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讲政策、讲收益,打消村民疑虑。在此之前,周林会带领村两委班子先行先试,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最终带动了100余户村民种植起了黑玉米。如今,黑玉米丰收,用工需求也大幅增加,吸纳了当地10余名留守老人负责打包、装箱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收入3000余元。今年上半年,100余亩土地累计帮助村民增收3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活了大半辈子,谁能想到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也能有班上、有钱赚,这个甜甜的黑玉米,让我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甜!”周集村冷库门口,负责打包的毛秀华喜笑颜开。
为了拓宽黑玉米销路,合作社邀请村里的抖音团队助力,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电商销售技术,目前抖音直播已成为黑玉米销售的主力军,开了抖音直播后,黑玉米的订单需求旺盛。“除了涟水本地的客户,网络直播的方式给我们拓宽了销路,也提高了我们周集村的知名度和曝光度,让更多村民看到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也提高了村民们种植黑玉米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会积极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持续把特色农业产业做优做强,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周林会说。
据了解,黑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成分,花青素在滋润面部皮肤、调节体内血液微循环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周集村具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优势条件,因此种植的黑玉米品质好、口感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周集村已经将种植规模扩大,并带动周边的洪荡村、肖渡村一起种植。200多亩土地,每年种植两批玉米,头一批在6月下旬进入成熟采收期。“上半年风调雨顺,玉米长势较好,产量也高,大个的有1斤多重,一亩能收约3000根黑玉米。”周林会说,再过三个月,第二批就成熟了,预计10月就能开始采收,到时候除了团购、抖音直播,还准备举办景区玉米节,拓宽黑玉米的销路,帮助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