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管理局:“八个再”构建安全与发展新格局
■ 通讯员 邵念忠
本报讯 近年来,县应急管理局以“八个再”为核心原则,探索把握安全与发展之间互依互存、相互促进的“生命脉动”,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新模式,构建安全与发展新格局。
再排查,再提升,群策群力筑牢安全基石。全面实施“十查”策略,对安全思想、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进一步排查监管,特别是针对安全基础薄弱的小微企业,采取“送培到企”和“送法上门”等帮扶措施,发动企业自查、自报、自改,结合“信用积分”管理,“以诺代检、无事不扰”等正向激励政策,重点解决了相关企业重大隐患“查不出”“不敢报”“不会改”等突出问题。
再创新,再规范,制度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实现各条线案件全覆盖审核、分流承办、扎口管理,避免多头执法。建立“三分离”制度,推行“立案-办案-审案”三级分离,实现“立案不办案,办案不审案,审案不立案”,确保案件办理规范有序。建立执法“四员”制度,组建由书记员、稽查员、案件主办员、案件内审员组成的执法中队,确保行政执法自身规范有序、精准有度,杜绝冤假错案。
再监管,再严格, 阳光审案打击违法行为。推行“开门审案”硬措施,主动将案件审理置于司法机关、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高案件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约束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有力保障案件审理合法、合情、合理,让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更有说服力。敢于动真碰硬,办理了全省首起国有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依法作出了300余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全程推进、顺利结案,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
再服务,再升级, 营商共荣优化服务体系。推行精准执法“五步法”新模式,有效提高企业中“关键少数”的责任意识,有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精准提升。优化监管服务,避免重复性检查,释放企业活力,提升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参与。为首次违规的小微企业提供辅导和支持,实施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找到“优化营商环境”与“强化执法检查”间的“最大公约数”。助力经济发展优化结构、提振信心,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